學習不用力的專注;把工作轉化為遊戲;讓你願意承受的軛變得不費力,讓你背負的擔子變得輕鬆。
專注指的是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小的範圍內(德國著名劇作家席勒(Schiller)曾說過,若想有所成就或渴望擁有一技之長,「必須學會安靜而持續地集中注意力在一個點上面。」無論在任何領域這都是成功的關鍵。
在胡老師工作坊第一次聽到“學習不用力的專注”當時感覺很矛盾。不用力怎麼專注?專注就一定會用力。但也沒有機會向胡老師請教,腦子裏一直記著胡老師說的這句話,但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總是無法做到不用力的專注,最多是注意到自己的緊張讓身體放鬆下來,僅此而已。但今天讀到下面這段話對專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腦子裏的思維或想像是一種自動化作用,和專注力恰好相反。人只而處在平靜無念的狀態,擺脫了思維和想像的自動化作用,才可能真正的專注。
因此,「靜默」(to be silent)是在發展「真知」(to know)、「意志」(to will)與「膽識」(to dare)之前必須進行的修煉。基於此理,畢達哥拉斯派(Pythagorean school)也規定初學者或「傾聽者」必須禁語五年。只有精通了靜默的藝術,擁有專注力之後,學生才可以開口說話。不再信口開河,不再被思維或想像控制,內外都祥和寧靜,而且有能力覺知話語的內涵,學生才擁有說話的「權力」。特拉普士(Trappist monks)在避靜時所採取的禁語練習,也都遵循著「藉由克制力讓腦子停止活動」、「透過專注來擺脫思維和想像力的自動化作用」。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理解也是對的,最初腦部自動化的活動還是要用到意志力,感覺禁語應該是很好的方法,準備實踐一下。平時感覺自己腦子裏一有東西出現就馬上想表達出來,思維總是天馬行空的自動在運作,有時候念頭一個接一個根本停不下來,極度的消耗能量,這種感覺讓我窒息和恐懼。
我現在需要修的是第一步:「藉由克制力讓腦子停止活動」、「透過專注來擺脫思維和想像的自動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