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览全篇的目的
用检视阅读来通览这个事。一共有这样的几个原因:
1. 分析阅读的要求
任何分析阅读之前必须进行检视阅读,也就是说这是分析阅读的要求。你要是想精读一本书,你就避免不了这件事。
2. 主动阅读的要求
主动阅读就是进行通读,解答问题。
3. 专家思维vs产品经理思维
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就是以用户体验为切入点,一切都要以用户体验为主。专家才不管用户体验,表现出知识体系的丰富,要学会并且达到一样的层次、一样的水平,这就是专家的思维,所以专家的思维中通常给的干货特别特别的多。
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就是你必须用检视阅读的方式来看书的这个部分,这就是第三个原因。
4. 本篇布局不符合结构性思维的要求
本篇的布局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分总关系,大家如果读了之后就会发现上来就来讲分类、透视、词义、主旨,总哪里去了?怎么没有总呢?为什么是个分总关系呢?分总关系,你可以判断一下你的那本书,如果你是第二次阅读或者多次阅读,看看你是不是就恰好停留在第二篇呢。
小生写的检视阅读时候的感受,他根本就没说难,他说很爽。难在哪儿呢?难在它的布局结构上有问题,它不是正儿八经的布局,不能按照总分总的布局。
再加上作者写这个部分的时候,他把所有的结构都隐藏起来了,你看我们的每一个章节,每一章它里边分的那个节,都是并列排布的。
并列排布让大家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它都是一节接一节,但是你整体上一看你会发现,根本就不是一个并列关系, 很有可能是多个层级的多级别的关系,这样会导致你特别不容易理解,其实最适合我们的关系是总分总的这种书写方式。
那么,如果我们想得到第一个总,就是要用检视阅读的方式,所以我们拿到一本书,用30分钟来读将近一百多页的书,你其实会感觉到特别的爽,有一种特别通透的一种感觉。
二、检视阅读的实践分享
主要话题,是检视阅读来读这篇,就是用五步法(即看包装、看整体、看细节、下判断和粗读)
- 第一步 看包装
我们来看包装,7个部分的内容:书名、类别、作者、等级、策划机构、出版社和版次、印次。
我们看看它的名字叫分析阅读,一个讲方法的一个章节,作者还是他写的,作者等级、策划机构、出版社不用判断,版次印次也不用判断。还有一个就是类别的,那么我们综合判断一下,这一篇题其实是讲方法的,如果归类的话,应该归在阅读技巧、方法或者技巧这个类别中。
那么你要立刻想到一件事,一定要注意,如果它是讲方法的,必须记住下面的这个公式,Fm=QiPGMi+E这个公式我们在前面已经分享过了,它叫做管理效果公式。由于是技巧,所以这个技巧必然用来解决某一个问题,通读、分类解决什么问题,透视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所以你要带着这样的一个方式去读。
- 第二步 看整体
看目录、看目的、看目标、看受众!
(1)看目录
一看目录它的内容,就感觉它有一种结构在其中。看完目录之后,我就会有一个初步判断。
我的判断是:它的整体结构是先说分层,再说细节,再说整体,最后评价。也就是说,作者用的方式是总分总加评价的方式。那么他用的是总分总的方式来讲解技术的,这是第一。
第二,我又发现了一个东西,比如说大家看第二页,第七章的最后,叫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第九章的最后,叫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以及第十一章写的是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你一想,分析阅度竟然是分阶段的。你如果说上来就读第六章的话,你很有可能第六章读完了,你并不知道它是分阶段的,也就说你的整体性是不具备的。
但是你读到这里,你就知道它是分阶段的,这是其一。其二你还可以看出来,他每两章是一个阶段。你看,第六章第七章是一个阶段;第八章第九章是一个阶段;第十章第十一章又是一个阶段。这就能说明一些事。
也就是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他是很稳重的,这个作者写东西一定是很细致的,你充分的可以判断出来。
我们再来看,我看到这还有几个疑惑。
第一个疑惑就是: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不是一回事吗?“公正的判断一本书”&“赞同或者反对作者”唉,判断不就是赞同或者反对吗?不就说对与错吗?为什么还要分两章来写呢?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大家要知道第一个问题,你带着问题的阅读叫主动阅读。那么你带着这个问题出来的话,你必然会主动阅读。
第二个问题是:辅助工具书怎么出现在这了?怎么讲完了分析阅渎之后又讲了一个辅助工具书呢?我很好奇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个在后面要弄清楚。
(2)看目的,看目标,看受众
我们再来看一下目的,目标和受众。大家要知道,如果拿到一本书,我们在检视阅读的时候看目标,看目的,看受众,我们是从序言和前言上看
这本书主要的目的是向本书的受众讲述分析阅读的相关技术。 目标,就是列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断的说明,从多个角度让读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并且让读者学会,这就是它的目标。受众,面对的受众是那些想读或者想了解又长又难懂的书究竟怎么读的人。
所以通过整体,我可以判断出这个作者构架这个内容的结构。它是分结构有层次的,也能知道他的目的,目标,以及它的受众,同时还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我后面来进行思考,这就叫看整体。
- 第三步 看细节
两个部分。关键词。诚意度。
我开始通篇随便翻了翻,看了一些关键词,有分类、实用性和理论性、透视、规则(规则还反复出现)、构架、概述、大纲、写下来、字义、词义、关键词、专用词、句子主旨、评价、赞美、完整性、辅助阅读……
你从关键词上其实可以看出来:关键词,都是用来构架概念的,是概念的、整体构架的一个核心的栋梁之柱。一会儿我会给大家讲这个CDRAP法,CDRAP法里边就会提到关键词的重要性。
从细节中我还可以看到这个作者到底有没有诚意。这个作者太有诚意了,完整性、全面性、啰嗦。
- 第四步 下判断
看包装、看整体、看细节之后,我们紧接着要来下判断。下判断,判断价值、判断什么时候读、判断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