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听见洗衣机发出了滴滴声,我知道我洗的衣服好了,就走到阳台去晾衣服。
六点过一刻钟,天气已经显出它的炎热属性来,太阳光白花花的,照的人睁不开眼睛。一眼看到街道上的小商贩已经鳞次栉比,摆满了街道两旁。
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正提了两只桶,里面装着水果,从一个工具车上提下来,往旁边一个三轮车上放。好像是桃子,粉红色,满满一桶。
工具车上还有一些水果,用桶装着。车箱尾部有一个蓝色的喷壶,打药除虫背在身上那种。
难不成还要给已经摘下来的水果喷药?我有些无厘头的想。
当然不是,只是他放在车厢里方便使用,采摘果子,喷洒除虫剂都是这个工具车帮忙运输。
鲜美的果子总是伴着农药的。
他并不以为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说不定他刚刚趁着清晨凉快喷过药,随手把药桶放在车厢里就直奔市场来了。
我们消费者也只是看到果子鲜美,果型统一,没有虫害。挑拣时也一味地找拿着漂亮的果子,这样方便清洗刮皮。
从果树上摘下来就啃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反复清洗,刮皮,清洗。也只能自我麻痹干净了。
真的干净了吗?不见得。
官方的抽检结果数字很漂亮,一个是抽检渠道不一样,绝大部分是从超市里抽取,相对来说可以追溯,抽取的也不是覆盖全面的。而这些游商小贩是少有人监管的,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新鲜无害,实际上是眼不见为净罢了。
这只是街头一角,也是食品安全一角,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