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月2日,在这冬日里走在这鹿城的小巷里,在时光飞逝咖啡馆里欣赏着这话剧--《暗恋桃花源》,这场景这人物,想起这30年前,也与这些年轻人相仿的年纪,一群来自各项各业的年轻人,在这县城的西寺弄的职工夜校里,听着请来的语文老师讲古代文学……时代在变,一切都在变,而人们追求世外桃源的生活目标依旧没变。
3月27日,作家黎戈老师“书生活”分享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一个结了婚的做了母亲的女人,她的精神史就是自己孩子的人格成长史。做了母亲的女人,最可怕的是什么?都40岁了,还想着干着十八岁时的事,那个男人受得了,于是乎,只能去做别人的仨。女人适时要学会弯腰去赏花阅读思考。而不是把孩子当作工具来满足你现时的母欲,这孩子将会付出一生的代价来回报你这变态的母爱。昨天听黎戈作家的分享有感。
4月23日sam《白居易的诗与人生》
读书日,在图书馆听sam解读白居易的诗与人生,情与诗,母与子,从另一角度去了解《长恨歌》、《琵琶行》,在《琵琶语》的音乐中听秦老师朗诵《情感》,要是我们高中时能这样去上语文课,岂不美哉!sam的讲解是那么的投入与到位,意像、镜像、投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不应该是她这年纪能体会到的,我这年纪才刚体会到,而她90后,最多也是个80后,人生何处不相逢,逢时已非昨日她!
5月21日诗人小海“诗歌与生活漫谈”分享会
母亲节的活动----诗与远方 在这江南雨季的初夏,听着与我同年代出生的诗人小海聊诗与生活,诗与身份,诗与此岸;听着清朗读书会的书友们,朗读小海诗,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小海的诗,朗读自己创作的与诗人小海的同题诗歌,更有人用诗人小海的家乡话朗读《北凌河》,整个读书会是在朗读《北凌河》中开始与结束,给在座每一位添就了一抹乡愁!
青春年少的小海是幸运的,能与诗结缘,能用诗歌来放飞少年的梦想,用诗歌来释放青春期的情绪冲突,把生活转化为诗歌,又用诗歌来温暖生活。
而当下的小海又是幸福的,他既能用显性的身份去看待隐性的生活,又能用隐性的身份去理解显性的生活;既能用诗歌去表达此岸的生活,又能用诗歌去描绘彼岸的未知。短短的二个多小时,我见识了小海老师的睿知,一个来源于生活积累和笔尖耕耘的诗人视野。
5月21日 乙一老师讲《老子.道德经》分享
心中的图腾--道
我想生活在这尘世间中的人,应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而无论你心目中的图腾是狼是鱼是蛇还是龙……现实生活中都离不开一个道,于是就有了《图腾与禁忌》,他律基础上的自律,寻道而得德,遵守规则而活,活得自在,活得健康。
8月13日 徐天成《我们香港这些年》
一个70后的双栖律师(拥有英国与中国律师证),用他独特的眼光,用小说的方式,用自己的成长史来编年史;一个出生在香港,英国留过学,大陆生活了9年的港仔向我们诉说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起始篇他出生那年----1977年的香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6年义务教育扩展到9年,继1972年海底隧道通车后,地铁也在这一年通车,海洋公园、万宜水库、卫星城市与配套、郊野公园都在这一年建成或启动,香港人口即将突破500万。
而我联想起那年1977年的昆山,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县,只有一条昆太公路,船是基本出行的交通工具,19个公社的农民去县城基本上靠各种船或两条腿,当然有火车站也是昆山的独特优势,县城只有一条用石子铺成的人民路,连着火车站与亭林公园,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南门比较热闹,县城范围也不到3平方公里,一条街上的人大家都认识,一个城里的人通过孩子们的同学基本上都熟悉。
那年代昆山的经济现状决定了社会与人的简单,就一条街,就几辆公交车一天几次在城外经过,不需要红绿灯,不需要规则,因为大家都相互熟悉,都很自律。而现在的昆山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渐渐赶上现在的香港,由那时30、40万人口到现在250、260万人口,所有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也爆发出来,而在倡导人文化的当今,所有涉及到人的都不是小问题,于是我们需要律师、医师,更需要心理咨询师,来平衡我内心的各种冲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昆山。
8月23日8月20日,三位青年作家周宏翔 、李田 、陆俊文聊他们的新作《我就喜欢不那么好的你》《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南安无故人》
与我孩子年龄相仿的青年作家对话,平生还是第一次,好在素日里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得还可以,能和自己的孩子聊些共同的事儿,当孩子看《三重门》时,我也看;当孩子看《三体》时,我也看。我是在读孩子读的书中了解孩子,同时也尝试着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社会,也就会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宽容。
而今天这三位青年作家,听他们聊爱情、聊写作、聊阅读,读着他们写的《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我就喜欢不那么好的你》、《南无故人》,突然我明白了:好多父母辈的我们不一定会全面接受他们想法,认同他们做法,因为我们没法拥有他们的视角和智慧,也不会运用他们能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去工作和生活,去与人沟通联系,谈恋爱。我们总是以我们那个年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去要求他们,评判他们,如果我们不读他们的书,又怎么能读懂他们呢?
读他们的书,才知道,他们都是在恋爱中认识自我与社会,在接纳他人中提升自我,又在写故事中解剖自我。他们是在不断地体验--写作--思考--体验,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自由,更幸福!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早地懂得:所有的不开心都是要收费的!
11月6日 昆山作家 乐文城 《王阳明说了什么》
周日清朗读书心得:良知是一种自律,你有多少自律,你就有多少自由。生活工作中的格物致知练就一个人的修养,成就一个人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最高学历!
11月29日 葛亮《此情可待成追忆》
笔下的人物,心中的原型;追忆的情缘,梦幻的意象!
一个人的生命长短是由其基因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则是由其选择的原型和原型意象所决定的。
12月5日 薛仁明 《中国传统文化》
由你成我
三年前我在图书馆听薛仁明老师讲《文化基因与生命安顿》,今天在文化馆再听薛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颇丰,想起了竹久梦二的话来:你是什么人便会遇上什么人;你是什么人便会选择什么人。总是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总是很容易被自己说出的话所催眠。心理学家申荷永老师说:由你成我,便是人生的心理学!所以我们努力读书,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不同的时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读书聊天喝茶品咖啡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