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3岁女孩的母亲。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对于家庭教育的反思与思考,也是一位新手妈妈从懵懂到思考的探索之路。
对待孩子,我们作为父母该如何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个体?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孩子又该何去何从?本文是作者个人思想的阐述,目的在于帮助他人,对于里面不正确的观点,也希望大家能够指出来并共同探讨。如果这些话语最终有可以帮助到读者的地方,我将不胜欢喜。
【当今的社会背景】
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传统和新潮的碰撞,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矛盾与革命。创新更是当今的主流思想,日新月异的变化迫使我们不得不跟随时代的潮流。大到教育体质的改革,小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无一不体现着时代的变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家庭会表现出老一辈与年轻人的代际碰撞。老人时常感觉孤独,年轻人也只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思想意识的觉醒,让当今社会的思想多元化。这是个思想重现、多元化的时代。然而,年轻人的思想与传统家庭的矛盾一直存在着,代际严重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法沟通。
过去,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甚至替孩子规划人生,替孩子抵挡困难。如果把过去的父母看成是包揽孩子的一切。那么,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甚至在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愿意被出生。
思想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立场。出发点不同,做出的行为反馈也完全不同。我们不能说过去的就是错的,现在的就是对的。今天我们来讨论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也不是站在“对错”的角度来评判,这是一场思潮的革新。年轻人认为“我”是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的,只能被迫的接受。他们之中部分的人,在过往的生活中,感受过痛苦,觉得自己如果有选择的权利的话,自己将选择不被出生。有这种想法的人,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感,也不会选择进入婚姻,或者选择去生一个孩子。我们先不去评判这种观点的对与错,这个观点只是部分个体基于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自己所经历过的遭遇,从而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解读。他们做出的个人“正确”的决定,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每个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活法。
我个人的观点——女性在自己的人生中选择生孩子,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完整。
下面的内容将从为什么选择生下孩子、生孩子女性面临的困境、家庭教育的本质、父母扮演的角色、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孩子的个人意志、平等与尊重的看待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与关联、如何引导孩子、父母的反思与自我审视、父母的义务与任务、儿童心理与行为表现、爱的课题、如何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等几个角度,着重阐述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又该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