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观察过身边的人,努力到极致,能混成什么样?
我们来分析一个普通城市家庭孩子的常规的优秀的人生路线。
18岁高考,进入一个二线城市一本院校,本科毕业以后进入二线城市央企、国企、公务员。
不要在这里说北京、上海、清华、北大、金融精英,软件天才。
我们讨论的是普通城市大众家庭常规优秀的孩子。
要知道,顶尖的省重点高中也不是人人能上二本。
一本985毕业,如果不是父辈帮忙,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央企,当公务员。
二线城市如果是你找工作,上面几个单位和民营企业,你选谁?
假设他能力强,情商高,有贵人,有机会,有运气。
一路开挂的提上去,30岁副科,35正科,40岁副处。
这应该是普通背景常规路线的大多数人能到达的极致了。
这样的人收入有多少?
单位发30万,再有个20万营业外收入,然后使唤一下新人。
最多一年80万,再多就有问题了。
一直到55岁退休,这样一共有多少收入?
能买二套房吗?
1,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独立思考的。
他们没有主动选择的能力的,有的只是随波逐流,大学毕业找工作。
他们把90%的精力用在了:
怎么让年终奖多二万,研究淘宝省钱攻略,
哪里又开了家新餐厅,怎么和老板拉关系,
怎么追新来的小美女,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多赚三万。
这么多有趣和刺激的思路,会让你迅速走到35岁,然后无力自拔。
2,大多数人的选择错了。
现在的很多外地优秀年轻人,在大城市买fang压力大,经济负担重,
是因为他们父母当年的选择错了。
父母当年把半辈子的积蓄拿到村里盖农民房,三层楼,有面子!
而没有把钱投到一二线城市,买个老破小。
这个小小的错误,现在就是三百万的差距了。这个差距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弥补。
人生艰难,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的。但是,勤劳努力的人,还是过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