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期末考试,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得好的欢天喜地过个好年;考得不好的,焦躁开始搜索各种兴趣班,该给孩子补一补了。
这次期末考试,有两个孩子的家长让我感触颇深。
一个小女孩A,语文数学考了100,英语98,一听还不错呀,但妈妈反馈却并非如此,她说一听到这个结果,脑子嗡的一下,要炸了,对着孩子的脸色也确实不好,想打人,孩子被吓得都不太敢看妈妈。我看了下孩子错误的地方,一道听力题,确实是粗心犯下的错误,另外一道题,判断图片中男人是young还是old, 说实话,我跟孩错得是一样的,找了书后,发现图片跟书中old是一样的,问了老师,才发现,原来发色不一样,关键是,黑白的卷子,发色也不明显啊!
这个孩子的结局是——妈妈给她报了个英语和数学课外班。在寒假的后期或者第二学期的开始,她的业余时间将变得更少了。妈妈的说法是,马上到3年级这个转折点,不能玩了,必须要给孩子紧一紧。
另外一个小男孩B,比较聪明,学得也挺好的,但是比较粗心,果然不出所料,依然是犯了粗心的错误,英语最后一道题,圈出单词并抄写,没有圈,扣了3分。孩子的结局——寒假把“认真审题”,每天抄10遍。
这个孩子呢,虽然也才二年级,但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强,可是,他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其实也只是有个框架,并不能灵活运用,孩子的妈妈却希望他能二三级就学完小学的内容,四五年级开始准备初中内容,因此给他报了明年五月的KET考试。我看了下考纲,部分内容甚至以及涉及五六年级知识点。
这样的鸡血,真的让我有些害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真的不会沦为考试机器吗?虽然他们也学了游泳、舞蹈和其他类的兴趣班,但家长更多的投资还是在孩子的学科教育上,似乎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能在学校比其他孩子多考几分,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上一个更好地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可然后呢,除了考试,还有什么呢?这还是在上海的中产阶级,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考个好成绩,可想而知,其他的地方,除了考试,还有其他吗?
看到很多明星,培养孩子各种兴趣,如Angela有画画的特长,Cindy有运动天赋,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找到自己擅长和热爱的科目,父母也有能力和资源,送他们学自己所爱。那一般家庭的孩子呢,他们的路该怎么走,如果不逼着孩子去好好考个初中,考个高中和大学,他们还有什么路可走吗?
之前,我们认为,如果高考真的不行,那就送孩子出国,但如今出国又真的是一条好的出路吗?虽然很多家庭有条件送孩子出国了,可国外好大学也是要看孩子的资质和能力。一般的学校,回国后也未必会有好的发展。
那这些孩子,未来到底该如何呢?在学校与同龄人在考场厮杀,毕业后,又在职场血拼吗?除了学习,我们是不是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其他的呢?他们的人生除了学习,还要有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