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厨房热饭,婆婆过来问我晚上有事吗?言下之意,为何那么着急吃饭。我笑笑回答:“不出去啊!晚上还是上课。”
“那你上的课跟腾腾妈妈上的是不是一样的?腾腾奶奶说:我儿子的钱烧得呀!给他媳妇报名学习教育孩子、养生的课,花十几二十万。但是那个腾腾学习成绩差得一塌糊涂,还不能问成绩,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婆婆絮絮叨叨地说,我听明白了,婆婆对我今天听一天课是有微词的,其实她更担心我花钱了。
我告诉婆婆:“我学的跟腾腾妈妈学的肯定不一样,教育孩子的课多了去了。”其实我想说我这课不贵,也就一万多,或者说几千块钱而已。后来想想,即便我这么说,估计婆婆还是嫌贵。算了,还是不说了。
“那你说说今天中午的事应该怎样处理啊?”我看到婆婆的表情,虽说像在征求我意见,实际上有点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感觉。
中午我们吃饭时,老大老二玩的时候起了争执,老大“宁死不屈”,就是不愿意让着老二。老公看不过眼,大声训斥了老大。老公前几分钟才挂了电话,因为工作的事,他心情有些糟糕。这会我感觉他把火气带到了孩子身上。
我跟老公说不用管,让他们先自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咱再出面。在没有好办法解决的时候,先搁置着,顺其自然。
老公觉得我的观点匪夷所思,说他已经看到明显是老大的不对了,明摆着欺负老二,老公认为老大在家能欺负老二,出去能欺负别人吗?
我说:那也没关系,正好有这样的机会,让老二也提高一下应对被欺负的能力。
老公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在家里不纠正老大,出去了会被别人收拾。
我的观点是被收拾就收拾呗,被收拾了她才能长记性。
老公一下有点接受不了:“你以为别人会给孩子留情面吗?”
我说我知道不留情面啊,被狠狠打一记耳光后,老大才能有长进。
(事后反思:此时我跟老公的沟通是失败的,我没有说到老公的心坎里,我自己的观点又表述不清。我跟老公说暂时搁置,是因为目前自己真的搞不定,按老公的方法处理,我认为不如不用,使用错误的方法处理,就算眼前有效,也会有副作用,得不偿失。要么我们学习升级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要么让社会“毒打”,教会孩子。)
老公不接受我的“不作为”,他直接去干预俩孩子的争吵。老大顶嘴的态度惹得老公火冒三丈,追着去打老大。此时我没有阻止老公,是婆婆跑去阻止的。婆婆还不停地碎碎念:“桐桐,今天是你不对了,你应该让着弟弟,你比弟弟大五岁。快向你爸爸道歉!”
老大还是“宁死不屈”,坚决不道歉,嘴里不停地反问“为什么”。
老公气得七窍冒烟,“战事”一度升级。我全程没有阻止老公,等待事件逐渐平息。显然,婆婆对我的“不作为”颇感不满,但是她没说出来。
回到婆婆的问题,婆婆认为既然我跟着老师学习怎样教育孩子了,就应该会处理今天类似的事件,她有意考考我。
我回答婆婆:“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先搁置。”
“那你认为XXX(我老公)今天的做法对吗?”婆婆步步紧逼。
“我不赞成他的做法,但是我也不会拦着他。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统一,即便是错的也不要当场指出,要不一个打一个拦,孩子以后会学会钻空子的。如果觉得做法不妥,可以私下再沟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
“我没有说XXX不对啊,我只是给他使眼色让他别打那么重。我当时是劝桐桐承认错误。”婆婆极力辩解,试图证明自己做的是对的。
“妈您是可以适当拦一下的。当时桐桐正在生气,您跟她做思想工作说那么多是没用的,她听不进去,不如等平静了再说。”其实我想告诉婆婆:话说多不如少,孩子在情绪当中时说教一点用没有,反而会引起孩子反感,以后大人说的话更不愿意听。然而,婆婆没有学习过,她大脑里没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方法,她理解不了。
我感觉挺无奈的,目前因为孩子的事,我跟婆婆的沟通越来越困难,我们的沟通常常不在一个频道上。包括老公也是,因为他没有接受院长的思想,我们在很多细节的沟通上是不顺畅的。
婆婆听了我的话不回答,头轻微摇了摇,我知道,她对我的说法不认可。看到婆婆这个反应,我有一种受挫感。
其实婆婆不是对我的教育理念、对我学习不认可,她几乎对我做的事都不认可。我与其为婆婆的不认可烦恼,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好好学习,真正学会了、用好了,用效果向婆婆和老公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