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就是个在简书写散文当小透明的,今天看到键盘侠言论有点受不了。
键盘侠的言论:受害人(包括孩子的家人)咎由自取;家人被利益诱惑卖了孩子;父亲未尽责任导致孩子死亡。
这种言论和“女性被强奸是因为穿着暴露”有什么区别?都9102年了,键盘侠们还是为了爆点无所不用其极,真是令我齿冷。
现在,带大家厘清几个问题,分享几个方法。简称“打碎键盘侠的键盘”以及“如何折断杠精的杠”。经验之谈,如有不妥,不接受杠精和键盘侠指教。
1 关注事件本身,不人云亦云。
以杭州失联女童案为例。
简书上看到的键盘侠言论忘记截了。截个公众号(现在已经迫于舆论压力被删掉了)。
我们要看真相。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及,信息不对等导致各种问题出现。人们会被键盘侠误导,就是信息不对等,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
说句难听的,你这不是被蒙蔽,而是你自己蠢+懒惰。
键盘侠说什么就附和什么,给什么证据你就信什么,评论里大呼深度好文我真的无语。这不就是蠢加懒惰,懒得自己思考,懒得寻求更多真相。
真相如下。(知乎网友截图,不是我截的)
新闻报道说奶奶一直拿头磕家里的桌子,键盘侠说是毫无悲戚之色。
键盘侠说小女孩遇到温暖,说家人毫无人性。
啧啧,在我看来,每一次命案发生,人性之恶一在凶手,一在键盘侠。
最痛苦的就是家人,知道吗?真一家都这么淡漠,小女孩能活到9岁,而且健健康康,干干净净一点不邋遢?
人血馒头你们这些营销小能手吃的开心吗?家人有一定责任,但这是法律范畴内商讨的,不是你们道德绑架加上去的。积点口德吧。
2 三观要正,想事要设身处地
我是浙江嘉兴人,离杭州不远。我一直关注案件进展。
看到案件中孩子爷爷奶奶的举动,我真的很难生出任何强烈谴责的愤怒。把自家孩子交给外人,的确有疏忽,但当时凶手已经和老人打好关系,并且出示了身份证,而且一直以善良面目示人。如果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也可能会被骗。
很多事情眼见不一定为实,要用心去看。
分享知友吹面不寒的回答,这才叫正确的三观。转载已注明出处,不构成侵权,杠精请收手。
3 如何反驳受害者有罪论
受害者有罪论的逻辑前提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立于危墙之下,那就是有罪。
受害者有罪论其实很容易反驳。
看似难以反驳,只因为他们预设了前提“危墙”,所谓的危墙可能本来就不存在。 举个例子,在很多网友讨论的案件中,受害者并没有立于危墙之下,他们不过是被随机行凶的凶手加害了而已。若是受害者穿得开放一点,便有人指责为不检点。若是穿得厚一点呢?他们便要找其他理由,比如受害者是单独行动的(这也算危墙?人一定会有单独行动的时候,不可能永远黏着别人),比如受害者晚上还在外面一看就不是正经人(都9102年了,晚上出门或回家不常见吗?),比如受害者为什么不跑不反抗(大概键盘侠都是小说主角,遇事从来沉着冷静,并且力大无穷跑得快)。
可是这些行为真的算是危墙之下吗?明明只不过是很普通的行为。如果有些人非要在受害者身上找一个特征说成是“危墙”来辩论,那么他们一定找得到。
人身上的特征何其之多,不管和案件有没有因果性,强行挑一条出来,把受害者爽喷一通,既彰显自己思维独特,又看似赢得了道德,何乐而不为啊。
请记住——
“你没错,你能遇到这种事?”不知什么时候起,面对悲剧,人们开始攻击受害者。当人们用“受害者有罪论”维持自身安全感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4 怎么跟杠精讲话
没必要和杠精辩论,因为他们是不合格的辩手。辩手和杠精最大的区别,在于能不能达成共识。
辩论是一个讲理和追求逻辑的过程,当对方讲一些符合常识和合乎逻辑的话的时候,应该在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
杠精是很奇特的生物。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完全不会去理解你试图表达的核心含义,而只会挑你你一些小毛病来挑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很多人也当过杠精。我们都该反思是不是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在辩论和说理,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
以上。
望周知。
愿我们共同努力,用光明的人格照亮人性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