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不惑之年,回首往事,才惊觉初中“三年”对我的影响尤为关键。就像人生的火车,和大家同一起点出发,在某个“枢纽站”,你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从此人生的风景大不相同。
01
一起在农村长大的同学,一起渡过懵懂又傻傻的小学。
三十年前的小学生,比现在的孩子要幸福的多。父母忙着上班、下地干活,你只要不给他们添麻烦,他们基本上不会有时间多看你一眼。
那时,我和小伙伴们,上树掏鸟窝,下河捞鲤鱼,麦场上打闹,果园里摘梨。躺在树荫底下,看着蔚蓝的天空,日子平静而悠然。
上课马马虎虎,各种数学题算的头晕脑胀,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心已不知飞往何处。下课,老师基本不怎么布置作业,我们也从来不会多看书本一眼,真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后来进入初中,在那三年,许多人和事,已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02
初一时,班主任“瘸子里面挑将军”,把我选成了学习委员。从那时起,我忽然责任感爆棚,觉的“你是学习委员嘛,学习不好会被别人笑话的!”。醍醐灌顶一般,我猛然开窍,开始发奋学习。
刚开始,我并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就用最笨的法子“背”。
我把当天学过的内容,回家都背过。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二十遍。今晚背不下来的,明天早起来再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诚不我欺,背着背着,我好像真的搞明白了些。
其中,大家最头疼的英语,我一般会用三到四天记住课文和单词。背会之后,有时候还会搞错“in”、“on”、“at”等等。后来我就尝试默写课文,把写错的用红笔标出来,再强化。结果大家都能猜出来,初中的英语课文我几乎滚瓜烂熟,成绩自然不用说了。
后来,背诵渐入佳境。语文、英语、历史等自不用说,就连化学这种课,也能体现背诵的威力。元素表、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等等,我都能脱口而出,以至于每次化学考试我都是满分。
有人说:“你这方法太笨了,书是用来理解的,你背它干什么?我最讨厌死记硬背了”。
我也觉得自己不是很聪明的人。不过,聪明的人,都会去做自以为聪明的事,他们从不屑在这种小事上下功夫。
不过,我非常庆幸,自己初中时期的“笨”。在背书的过程中,我记东西的速度越来越快,理解力也不断提高。
他让我在那个浮躁的青春时期,专心去做一件事情“背书”。让我不知疲倦,热情满满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我体会到耕耘和收获的快乐。
在儿时的伙伴兴奋的打算着去某个大城市打工的时候,在身旁的同学初尝伊甸园的禁果的时候,我收拾书包,开始了高中生活。
从此,我和一起长大的朋友第一次分离。大家选择了不同的路,兴匆匆的走了。
多少年之后,回忆往事,我无怨无悔,甚至很庆幸,那时候背了那么多的书。感觉人生中很多重要的知识都是那时候记住的。
那你呢?亲爱的朋友,初中三年,你做了什么呢?你是否会为自己那三年的碌碌无为而后悔?如果当时努力些,现在是否会少些困顿和艰辛?
现在回想起来,对那时的班主任真是满满的感谢和感恩!他可能不经意间的一个决定,就改变了我的一生。
以至于后来,当我成为老师,我也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希望他们都能沐浴阳光,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