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大理,缘于少时读金庸,在《天龙八部》里认识翩翩公子段誉,痴迷他时而生疏时而娴熟的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喜欢他和神仙姐姐王语嫣的一段佳话,大理段氏就在脑海里扎下了根;听说洱海,来自刘亦菲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我不追剧,一集也没有看过,却从很多人的嘴里听到了洱海这个名字,洱海为誓,苍山为盟,是人们赋予它的内涵,也让它成了浪漫爱情的见证。
第一站是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以及所有的古城差不太多,各种菌,各种茶,各种咖啡,各种扎染,各种小吃,各色各样的人,热热闹闹,就闲闲地逛着。十元钱买了六个硕大的芒果,还好吃得不得了,是逛来的小惊喜。晚上牛哥带我们跑了老远,已经远离大理古城的一处乡野民宿,只以为他是替我们节省开支找的偏僻地。担忧住宿条件的心,随着民宿大门的打开,一下子放下了。民宿很小,主人是牛哥认识很多年的好朋友,大厅里有吧台,可以聊天喝茶,还有一个别致的书架,上面的书还是很有品味深度的。我随手拿了一本柴静的《看见》,放下手机打发了晚上的时光。二十四节气命名了房间的名字,别致优雅。房间里的一次性牙刷和梳子,用纸盒包装古朴典雅,还贴心地准备了一次性马桶垫、毛巾和头套,一切的细节都会让你内心一动,这些与众多酒店不同的小心思,让我想起群姐说的,真正做民宿的人都是有情怀的。
第二站是洱海。因为来到云南,还没有吃过米线,昨晚上订早餐,特别向老板娘要求的米线。早上起来,鸡蛋火腿米线和肉沫米线就上了桌,老板娘还贴心地准备了葡萄。虽然不是过桥米线,味道也真的不错,吃得心满意足。餐后出发去洱海,天公不作美,开始下雨,但丝毫不影响游人的兴致,海边还是很热闹。分不清远处的山哪座是苍山,却看到了爱情的样子,雨中的几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朦胧中更添了几分浪漫。几只水鸟大概见惯了游人来往,并不是太怕生,反而对着人们鸣叫着,仿佛想参与游玩中。孩子们说:这片乌云紧跟着我们,真是调皮呀。对呀,晴空万里是洱海,细雨蒙蒙亦是洱海,向往爱情的心不变,恰是洱海的誓言。
下午回到丽江,看丽江千古情表演,演绎云南各民族的特色故事。大概是家乡情结,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我们“只有河南”的设计,所以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倒是不那么显眼的民谣歌声吸引了我,没有舞台,没有乐队,也没有精致的妆容靓丽的衣服。一片草地,一块幕布,素面朝天怀抱一把吉他,便开始了一场民谣歌会。都是一二十岁的年龄,稚气未脱,没有酒吧歌手的成熟老练,男孩女孩都是诚挚清纯,像校园里的学生。每人几首歌,没有主持人,唱完一首,自己给自己报幕。观众还不少,悠闲慵懒地或坐或躺,别致的气垫床更显惬意,自在而舒适。跟民谣的氛围莫名地很搭,享受其中,一下午的时光转瞬即逝。
晚上回来,尽管早上的米线很如意,内心还是遗憾没吃到正宗的过桥米线。群姐给推荐了束河古镇里网红米线店,我们开玩笑说早上吃了简单版的,晚上就去吃个豪华版的。群姐说,不用太豪华,帮我们选了实惠版。进店里我们一下子就懵了,看这配置,我们是连吃也不会吃,找来店里的小姐姐,在旁边手把手教我们。小姐姐很懂我们外地人的心思,提醒快拍照,一会儿下锅再拍就不好看了。味道不错,但没有太惊喜,只能说从做到吃复杂又特别,这大概就是过桥米线的特色魅力。
回去的路上,我们商量着,希望走之前能腾出一个晚上,去四方听音广场的篝火晚会,跳跳锅庄;再去泡一次吧,小酒咖啡无所谓,体验一下丽江特有的酒吧文化,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一片洱海,一间民宿,一餐美食,一场民谣,从大理到丽江,听了风的话,去了想去的地方,简单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