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要聚焦自己的核心,而非追求热点

日本“理财天后”胜间和代说过:“我们的人生设计应该是,尽量做自己擅长的事,把赚来的钱请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你不需要什么都擅长,但当今这个时代,你一定要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其实这个能力更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今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的时代,已经从之前的“稀缺经济”转到“富饶经济”过渡了。我们已经不是停留在“有和无”阶段,而是“一般到优秀”阶段,甚至“优秀到卓越”的阶段。

我们都听说过“木桶理论”,但其实“木桶理论”已经过时了,现在更强调“长板理论”。长板理论告诉我们:不要试图补自己不擅长的,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通过现在社会开放的资源整合补足自己的不足。特别是互联网,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互联网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的流通极快,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合作的资源。术业有专攻,有时候,通过合作,会比自己做更省成本。

在你做一件事情前,如创业,你可以按熊彼特说的,组合式创新。你可以认为解决方案是现存的,你没有必要重新制造轮子。通过合作,让自己聚焦在自己的核心业务,让擅长的更擅长。腾讯经过3Q大战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什么都自己做,因为腾讯擅长的,就是社交,应该把自己的社交做到极致,如微信,而不是像当年一样,什么都做,如搜索、地图、电商,甚至团购。大家有没有发现,那怕像腾讯这么利害的公司,除社交领域,在其他领域好像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电商,做不过阿里。搜索,做不过百度。团购,做不过美团。为什么呢? 原因是一个企业的DNA,也就是创始人的特质。我所说的这种特质,也不一定是天生的,也可以理解为一些“偶然的”机会,让你有机会接触某方面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一方面,你投入的时间比别人更多,按《异类》提到的“1万小时理论”,当机会来临时,你当然更可能成功。当年马化腾一直在润迅通讯公司工作,有机会最早接触到中国的通讯技术,这本身就是“偶然”。后来腾讯的战略重点,就是聚焦自己的核心业务:社交,如微信、QQ。其他的,如电商,都是通过投资或合作的方式完成,如跟京东的合作。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能也注意到,历史名人如“达芬奇”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之前的知识有限,相对来说,是有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做到精通的。现代的人,按理来说,会比我们的祖辈更优秀才对,但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有这样的人物,在多个领域都精通的。在一个领域精通都很不容易了,因为现在的知识,已经很细化,很深入,可能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精通。另外,现在的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团队得奖的多,已经很少像当年爱因斯坦的个人英雄主义了。

总结:

1、不管做什么事情,先思考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什么热就是做什么?自己不擅长,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商战》讲的,你没有“兵力原则”。如果你不喜欢,是无法坚持很久的,那怕你开始挣到一些钱。因为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结果是重要,但也不要忽视了过程,否则,你会错过人生的风景;

2、要有开放思维,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其他方面要学会资源整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42评论 4 26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73评论 25 708
  • 只不过是众人的幻想。只是人多了,信了,我们也只好随大流。 木秀于林,毁之。
    井底的动物阅读 253评论 0 0
  • 今天,在反复检查了我和胡欣的账户后,终于发现银行正常扣款。两笔物业费从我的支票账户扣除,一笔贷款自动从胡欣的支票账...
    小王加油啊阅读 199评论 0 0
  • 以前总觉得虽然喜欢是需要感觉的、所以一个人海外上学、无论真的寂寞、孤独、或是只是孤立无援。也不会轻易把自己交给所谓...
    懵萌阅读 1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