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场考试结束,老师做了个调查。
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能考到前一半的名词吗?
两个选项,是或否。
你猜结果怎么着?
70%以上的人都选了是。
其实,我们当然知道,只可能有50%的同学可以进入前一半的名词。但是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排名。
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也是如此,很容易认为自己是在付出的一方。当你觉得在一段关系中自己的付出是相对公平的时候,那么简直可以肯定你是付出较少的一方。因此,即使是比较公平,个人也倾向于认为自己付出了更多。
在婚姻中,有两种关系很难平衡:一是夫妻之间,二是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
已婚男女可能会比较有感触,都觉得自己比对方为这个家庭付了更多。因此,让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觉得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我对你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过分吗?
对于他个人来看,这要求简直是太小了,当然,也有前提,我都做了这么多,你总该表示你的诚意吧。
大多数的矛盾,其实就是因此而产生。
被要求的一方同时也认为自己为家庭付出了更多,你凭什么要求我?
很多婚姻的破裂,几乎都不是因为什么能拿的上台面的大事。就在这清官难断的琐事的不断积累中,耗尽了曾经的爱情。
02
我们应该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呢?
一个例子。
有人问你借钱,你不想借,但是也不好意思。那么你该怎么办?
有的人碍于情面,借!
有的人坚决说,NO!
其实,借或不借都没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钱借出去之后,你不要觉得他什么事都欠你的。
你找他办个事,他拒绝了,你很受伤。
愤愤不平,我当初瞎了眼,那时候钱多难赚呀,你把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借给了他,没想到他竟然是个白眼狼。
错!
你和他之间就是关于一笔钱的借贷方的关系,不能扯上太多的其他需求。比如,我借给你钱是为了你帮我办什么事。如果有这样的需求,可以在借钱的时候说明,人家同意,这就是一个附加条款,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能因为别人借过你的钱,就什么事都欠你的。
这借钱的恩情啥时候能还清呢?
当然这里指的是借方心态,如果作为贷方,还是要有感恩之心。毕竟,不是所有开口借钱总能得到“yes”的响应。
03
作为一个家长,混在家长堆里。
免不了家长里短。一位母亲,终日为了整个家庭操劳,不仅照顾一下老小的日常,吃喝拉撒,每件事都得伤心。为了帮助儿子照顾孩子,早早选择了退休。
结果呢?
并不能换来一家人的体谅和感激,反而收到一堆的抱怨。真真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顿时,觉得不知道何去何从。
她跟我闲聊,自然也没有希望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帮助,只不过是倾诉一下,化解自己内心的不快罢了。
我给的建议是,让自己更充实。可以去学点新的东西,培养新的爱好。
其实,有句话我没有说。
很多事情,如果自己不愿意做,那么就不做。最不好的方式是,一边勉强自己去做,另外一边又满腹抱怨,觉得别人亏欠了自己。
04
大妈,这个词不仅代表着买买买,还可能代表着“怨妇”。
那些年轻的女孩在恋爱中,几乎没有一个是怨妇,为什么在婚姻的围城里转了一圈,竟然变成了满腹抱怨的“怨妇”了呢?
当然,柴米油盐酱醋茶似的生活功不可没。
但是,其实,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一直一来女性在婚姻中都是弱势地位,特别是以前,几乎没有赚钱的地位,没有经济收入,自然是没有太多话语权,所以,她们的付出,因为没有直接收益而被忽略。
而在整个家庭中,她们的负担又是最重的,只能倾诉一下,可惜,世人不解,冠之以“怨妇”的名声。
曹操有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世人觉得曹操太过于自私。不仅不承认自己的失误,还敢大放厥词?
显然,尽管他是个枭雄,但是并不符合世人对于英雄人设的想象。
避免自己成为“怨妇”,就应该多学学曹操。
05
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把自己放在最高的优先级。
很多人,对于别人总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尽管他们知道,很多时候自己的希望会落空,但是他们依然愿意做一个赌徒来等待奇迹的出现。
胸中有怨气的人,多得是“付出型人格”。为了孩子我忍,为了这个家我忍,忍忍忍的背后,就是被忽略的自己。
就像花花草草需要阳光和水分一样,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当你一退再退,终于无路可退的时候,别人已经习惯了你的退让,而你已经无路可退。他们不知道你的退让已经伤害到了你自己。而你只能抱怨了事,因为你也已经习惯了退让和牺牲。
有的人,在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总是安慰自己,一家人总要有人付出和牺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欺骗别人容易,自己的内心很诚实。
当你的牺牲还不来回报的时候,你是否还愿意一直牺牲呢?
在别人的世界,我们无法保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一定要在自己的心中给自己留一个位置,总是牺牲和退让,等不来你想要的回报。
何不勇敢为自己代言?
作者介绍:
十点课堂签约作者。每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践行者。专注婚姻育儿与个人成长,微信公众号:一迦之言(yijiazhiyan365)。个人微信号yyzhang365,欢迎交流。(注明简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