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3月份签下保单,购买属于自己的保险后,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整个购买保险的过程很漫长,犹豫了很长时间,纠结于买不买,买什么,怎么买等等,今天将整个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由于篇幅比较大,因此将会分成四篇文章:
第1篇:购买保险的过程(一):买还是不买?
第2篇:购买保险的过程(二):买!
第3篇:购买保险的过程(三):买什么呢?
第4篇:购买保险的过程(三):怎么买?
购买保险的缘由
每当有朋友问我是什么星座的时候,我总是会特别自豪的说:
“我是典型的金牛座。”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自豪什么,只是,我真的就如大多数的人对金牛座的看法一样,非常喜欢攒钱,所以,工作后,看着银行卡里的钱一点点的积攒起来,我就开始琢磨着如何理财。
问身边的人,都被鄙视了一番,认为刚工作的我,了解理财有什么用的,又没钱理,学习理财纯粹是白忙活。
OK,被鄙视不要紧,我就自己去找资料看,将每个我可以买的理财工具我都去了解了。挖财、她理财、随手记等理财社区就成了我学习理财的启蒙之地。
对银行定存、国债、基金、P2P和股票有了一些认识后,我开始自己操作如何买入和卖出,期间有过亏损也有过盈利,亏了就当学费,盈利就当奖励,抱着这个念头,我对这些理财工具运用的越来越好。
后来,我开始重点关注几个理财大咖的公众号,发现基本上每个理财大咖对于理财规划都会讲到保险的重要性,这是保险第一次被列入我的学习名单中。
犹记得初中的时候,学校要求买保险,同学间纷纷说不买,买保险就是认为自己会出事,所以,潜意识中,在学习理财的过程中,我一直将保险排除在外。
而如今,看到那么多的理财大咖都在讲理财规划时,必须先把保险配置好了,然后才能开始进行理财规划。于是,我搜索一些关于保险的文章来看,了解到保险可以帮助我们转移风险,当有重大疾病、意外发生时,可以减少经济上的损失。
再加上,朋友圈频繁出现各种轻松筹,我开始思考,假如我发生了重大疾病、意外时,我周围的亲戚朋友谁可以二话不说就借一大笔钱给我?或者是,当我需要大笔钱的时候,我自己能不能拿出这笔钱?很可惜,答案是不确定。
因此,在2017年初,我将购买保险这件事情列入了日程中,最终是在2018年3月份才购买了保险,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由热切想买,到不想买
了解到保险的重要性后,我在混迹于理财社区时,有意识的关注起保险模块,看看其他人对保险的看法,以及购买了保险的人的看法、分享。
有人说:
买啥保险呢,那是富人的事情,我们穷人哪来的钱买保险,真发生意外了,那就是自己倒霉。
我疑惑了,如果真的没钱,难道不是更应该买一份保险吗?哪怕保额不高,有总比没有的强,总好过真有意外了,干瞪眼吧。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保险是买定期的,还是长期的,众说纷纭:
有说买长期的好,稳定、不用操心,也有说买定期的好,定期的便宜,到了一定的年龄生病就不医治了。(真的有可能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搜索了好几篇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关于买定期保险的好处,价格比终生保险的便宜,可以将其中的差价拿出来进行投资,二、三十年后,收益比保额还高,而且买定期保险还可以防止交了过多的保费,最终保险没用上。
我自己也大致算了一下,假如说我不买保险,我将用于买保险的钱全部定投一只基金,那么最终收益是多少呢?
-
按照每月定投1000元,年化收益7%,持续定投20年,最终的收益是52万。
-
按照每月定投1000元,年化收益7%,持续定投30年,最终的收益是122万。
看到了这里,我自己也犹豫要不要买保险了?
继续看各种保险的文章,发现大量都是对保险的贬低,到处充斥着买保险前是大爷,很容易就买进来了,等到需要理赔的时候,就各种拒绝,不是说这里不符合要求,就是那里被隐瞒告知了,总之,就是理赔的时候各种扯。看完这些,热切买保险的心,真的是冷却下来了。
那么,我还要不要买保险呢?
我决定不买了,将原本准备用于买保险的钱进行基金定投,持续定投。因此,购买保险的计划就这么搁浅了。
下一篇将会给大家介绍,我不买保险后,将钱用于做基金定投,作为保险的替代品,发生了哪些事情,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