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防线的自我反省和不完全的思考
今年,开始深入学习以后,我不停地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和渴望改变的方向,仿佛打开了一个新天新地,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最明显的就是看待问题的视野和角度变化,这是我对自我的思考,也渴望得到大家的共同探讨。
生活在群居社会里,人的一生很漫长,出生,成长,求学,结婚,事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今天在听罗胖的《外线战略》时,从他的内线防线建立,联想到关于个人的防线的建立,突然觉得,作为人,我好像从没有从一个制高点去看待过自己的一生,一直被动地接受伤害,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恶意,内心甚至很害怕接触人,觉得过于不可把握,这种害怕也延续给孩子,每次看到她小小的身影,总担心不已。
“每个人都是一座城池,要建立好自己的防线”。我写下这句话。突然好像有什么在生长,我试图写下我内心的波涛汹涌。
见自己
自小,我是个张扬快乐的孩子,因为在家备受宠爱的缘故,去到哪里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即使去重男轻女的外婆家,也从来不乖乖的,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做大人不喜欢我们做的坏事,下河上山,然后回来挨骂。后来在学校里,才慢慢学着收敛,但生长在骨子里的野性不羁,总显得我很是格格不入,就是那种,不可掌控吧。所以受到排挤,甚至还有群体的冷落,污蔑等等,我一直到现在,都觉得孩子的世界很可怕,因为他们依循原始的天性喜好来对人对事,哪怕不是肢体暴力,但团结起来的冷暴力,也足够毁灭一个孩子。
幼年的经历,让我心中始终有一团阴云,现在听着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尝试着自我拯救,也因为有了孩子以后,每每觉得自己不能控制脾气,又愧疚自己给她们带来的伤害,我觉得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你觉得她好,因为有你的优点,你觉得她不好,因为你从她身上看到了你试图掩饰和忘记的缺点。
我尝试先从几个简单的方面:爱情,家庭,事业,谈谈关于我认识的防线应该如何建立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有个事情,在我记忆里印象很深刻,小时候流行港台片,大人们很喜欢看,小孩子没有别的选择,也凑热闹跟着看,电影里放出香港黑道的一些可怕手段,比如把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取出来去报复一个人,鲜血淋漓的画面一直到现在我都还深深记得。有些孩子看这些电影非常崇拜这种暴力美学,我则毛骨悚然地告诉自己,一辈子永远不要遇到这些可怕的事情!一定要远离这些坏的人和事!所以哪怕我很小就独自求学在外,也很谨慎不去接触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有关系。我想这是我建立的自我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不过这道防线定义太大了,以致于让我觉得,除了这种暴力以外,我可以去包容人性的一些善和恶,我不会去随意定义一个人,那时候,我有不读书的别人眼里的坏孩子朋友,也有模范生朋友,是个别人眼里的怪人。
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以及电视剧,故事可以说,都能成为每个小女孩的爱情启蒙,那些爸妈不会告诉我们的话,通过它们展现的价值观建立起对爱情的想象。关于爱情,看过这些让我怒其不争的角色,和独立的角色,自然会不知不觉去模仿那些自己觉得好的,其中,席绢所写的角色我最喜欢,她们有一个特点,就是独立和自爱。保持自己的独立,不把自己的需求加诸给伴侣,自尊自爱,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这是我学到的关于爱情的原则。
我写到这里,发现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建立,跟这个人的小时候的经历有着很多的关联,在长大后还需要继续慢慢地去完善,古典老师谈到:建立自己的原则体系,看到别人好的,也可以加入到自己的原则体系里。这是贯穿一生的课题,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更,但万变不离其宗。
好比事业上,我就因为太随意,思虑不周,在没有人手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揽了很多的单子,找来的合作者不熟悉不听我的,出了很多错,客户久经商场随手拿捏我这个小菜鸟,合同不明确,各方关系崩塌,对方跑路,努力泡汤不说,还背上很多债务,尽管现在接受了这个事实,但依然身处漩涡里。没办法同情自己,扼腕自己的愚蠢不自知。
所以,从失败中学到的教训,往往很深刻,那些书那些大道理为什么从来不入耳不入心?非要得到惨痛的教训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都听过?又该怎么去教给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教会她们这些,不再走自己走过的弯路?
工作上,降低对方的心理预期,合同合理合法,建立自己的工作时间原则,等等我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思路,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不管再忙碌,一定要给自己保留清醒思考的时间。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的先生,他是一位无论从什么方面,都让我觉得非常好的男人,做人做事很有原则,平时,我可劲地折腾,一旦过度了,我是不可以逾越他的原则的,但他从不摆出一副教训的样子,只是会适时的提醒我,引导我,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不管是谁,都觉得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也非常可靠,懂得拒绝也不让人觉得被冒犯,与人保持距离但从不冷漠,我在想,我能做到吗?
这是一篇有大概方向的文,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先埋下一颗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