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儿童节
儿童节对于娃们是很开心的节日,有轮滑表演。每个社团都有节目。上午学校过,下午班里过,简直不要太开心。有唱歌跳舞,合唱等等,很是欢乐。老师还送给孩子们儿童节礼物,有可爱形状的橡皮等。很高兴。
我给娃送了喜欢的卡通人物图册,奶奶给了钱。姑姑给买了好几件衣服。
2.中国园林博物馆
每学期一次的实践活动,做了一盆手工花,很鲜艳,还做了积木拼搭,合作分工,说得了第一名。碰上了下雨天,不能去外面玩,只能在馆里玩,但还是很开心。上个学,松弛感拉满,不知道是上学还是去玩了。
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但是基本上不记得里面有啥了。
再去玩一次。
只知道当时是开心的感觉,不知道具体留在心里的是什么,所以小时候去不同地方玩的意义是啥,可能只是满足一下大人的朋友圈,哈哈..
3.端午节
今年可是太牛了,我都为自己感到惊叹,今年买的粽叶比较大,基本上一个粽叶就可以包出来一个粽子。糯米用凉水泡了一晚上,据说凉水泡,煮出来的粽子比较香;上午吃完饭,把粽叶煮好,要煮半个小时,上面用盆接半盆水压住粽叶,让粽叶全部浸在水里煮。煮软了粽叶软,好包,能够随意折叠;煮粽叶的时候洗枣,并给糯米换水,换好就可以包了,给我妈我爸担心的,说怕煮不熟。以前包完粽子不会系绳子,还得有一个人帮着系。今年买了传统的“马莲”是干的,和粽叶一起煮软,泡在热水里备用。
先把粽叶卷着为圆锥状,放糯米和枣,直到填满这个圆锥并抹平,把长的粽叶包裹回来,把圆锥扣住,米都包裹在里面,再把粽叶折个角,绕圆锥包扎紧实,最后用马莲勒紧捆绑结实,系个活扣,粽子就包好了。从娃4岁开始包,包到8岁,学会了。
不会的时候就是总漏米,包回来就散了,或者捆不紧。做起来很麻烦,家里人少,包一次可以吃好久,吃不完的冻到冰箱。自己包的肯定比买的好吃,一个顶两,粽叶大,米就能放多。还有个原因是多装米,否则剩下不知道怎么吃,扔了浪费,所以都包进去,哈哈。
话说现在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我家从我小时候就是每年端午都会包,现在我成家也学会包,这就是节日的传承,厨房的烟火气,妈妈的传承情节。也希望孩子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能够把这种节日的仪式感传承下去。
话说过完节就要复习准备考试了,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