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期盼、以美润泽、以慢守候——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爱他,就多和他说说话。

1.父母想让孩子获得快乐,拥有安全感,就得付出时间,耐心和爱。

在当今这个社会想要培养孩子成才,要么有钱,要么有时间。如果两者都没有,单纯靠孩子已经很难出人头地了。其次是耐心,这一点我也犯了大多数家长会犯的毛病,就是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是每天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面对孩子的喋喋不休,我有时会不耐烦的地把他打发走。顾文燕老师在分享中说到,她每一次跟孩子说话都是轻声细语。我们要温柔的看着孩子的眼睛,跟他对视交谈。

2.对于儿童的提议,温暖和适时回应”是极其重要的。

当今社会,手机“横行霸道”,走到哪里我们似乎都离不开它。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兴高采烈的与大人分享他的乐趣时,大人们很多都是眼睛一直盯着屏幕,简单的敷衍将孩子打发走。

3.除了温暖和适时回应式的养育,儿童发展另一个关键要素是语言的发展,语言的质和量都很重要。

与幼儿交流时所使用语言的质量也同样的重要,提高语言质量最简单的方式是围绕着图书做互动。

二、成长路上你是他的“朋友”。

1.做孩子的“朗读者”。

2.做孩子的“书友”。

3.记录孩子的童言。

顾文艳老师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有心人,善于记录孩子特别的言语。记得前段时间大宝幼儿园刚毕业,他特别高兴地跟我说,“妈妈,我终于不用再那么早起上幼儿园了”。可是过没两天,他就又跟我说,“妈妈,为什么上学时想放假,现在放假了却想要上学?”

三、无条件、有原则地爱他

1.高质量陪伴,建立亲密关系。

建立了亲密的亲子关系,家长才能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才能让孩子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内心事有一种安定的力量。

2.爱不应该有、也不能有附加条件。

(1)有的家长事无巨细,样样要管。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是把孩子养在“套子”里,就是把激发孩子的仇恨。

(2)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样样顺从。这样的教育方式看似爱孩子,实则害孩子。

(3)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无比重视,对孩子的品行问题却视而不见。

(4)有的家长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却从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不要让孩子觉得表现好了,妈妈爱你,表现不好,妈妈就不爱你了。父母之爱是没有条件的。但要坚持原则,不可溺爱。

四、千万不要错过教育的“黄金期”。

1.学龄前是培养小孩习惯的最佳时期。

2.小学期间,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关健阶段。

3.初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独立性的最佳时期。

4.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五、总结:

1.不要总夸别人家的孩子,要多夸自己的孩子。

2.不要以工作的名义忽视此生最重要的“学生”。

3.区分“教师”与“父母”、“学校”与“家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