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与乐之心曰慈,拔苦之心曰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怨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佛祖劝诫世人要慈悲为怀,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看起来简单易行,事实上却要求极高。
孟子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但是随着人在社会中的成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有美好初心都被逐渐蒙蔽,人们不再与乐他人,而是忌恨他人之乐。不仅不拔他人之苦,而是希望己乐他苦。这一切,皆因滋生了名利之心。
世上所有奇情怪状,不可理喻者,但只用了名利二字为密码,皆可迎刃而解。自私无非想自利,损人不过想利己。爱惜羽毛者常常沽名钓誉,洁身自好者往往虚有其表。名利其中,万象其外。一个目的,幻化为五彩缤纷的假象,构成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只有破了名缰利锁,才能在毫无破绽的剑阵中一剑封喉,在错综复杂的八阵图中找到生死门,才能真正地生起慈悲心,站在世界之外给人指点迷津。
慈悲为怀首先要自己曾经沧海,否则都是肤浅的说教。在名利场中浮沉过,在世俗红尘中翻滚过,看清了个中规则,看淡了人情冷暖,明白了得与失无边界,成与败无区别。才可能生起悲天悯人之心。
慈悲为怀更要理解宽宏他人。人间世界人人都不容易,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可能会蚊子腿上刳油,佛面上刮金。为了一点微薄名声,可能要做得像“王莽谦恭未篡时”。对一切追名逐利之举都通达洞视,深为理解而又不为所动,以慈悲之心深表同情。
慈悲为怀还要有度化他人之心。世人多愚顽,在名利场中苦苦挣扎,永无宁日,心既迷失,智自低下。不仅自我沉醉,不知归路,可能还要质疑你的慈悲。是一笑了之,任其毁灭,还是反复劝说,耐心灭度,体现了慈悲的境界。
慈悲为怀不仅是对出家人的要求,更是对入世者的考验。生起慈悲心,其他私心杂念自然就消失了,必将慈悲满怀,体生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