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常被人们读成“六(liù)安”。
六安,其实是安徽西部一座古老城市,历史悠久。读“六(lù)安”始于西汉。
据历史记载,汉文帝十六年,皇帝分别封刘安,刘勃和刘赐为淮南王、衡山王和庐山王。
公元前121年,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同年,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lù)县、安凤和安丰县的首字,设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由此得名。
实际上,早在西周铜器铭文中,六就作“录”。
《康熙字典》对六的解释也称,六在古代表示国名时读“lù”。

可见,六安的“六”与数字六有本质的区别。一个音读错,文字背后的历史故事就被抹杀了。
知识点拨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他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为《康熙字典》。
于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