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19美教一班
作者:代娟
人们在村巷间行走的时候,我经常看见他们肩上的锄头和扁担也在墙面行走,沿着长长的小巷,划过一道道砖缝,划过晾晒在竹叉上的五颜六色的衣裳,划过我的目光。
人们的身影,映在墙脚,从稚嫩、挺拔,直到弯曲微驼,和墙脚晾晒的衣物、悬挂的辣椒、树立的柴垛构成故乡的身影,里面蘸满悲喜和艰辛。
故乡的青墙如此斑驳,却原来是充满悲喜的生活的背景。
延绵在记忆里的青灰色的墙,被悄悄拂过的时光和岁月之风慢慢吹老,然后像格子布一样飘动在我的记忆里。
与现代城市的墙不同,这里没有委顿的乞讨者、没有凌乱的垃圾,没有久积心头的忧郁,也没有喧嚣的叫卖和闪烁不停的霓虹灯。
这里只有阳光静静地照着,只有孤芳自赏的青苔、傲立独行的雄鸡和乱跑的孩子,只有朴素的人们和他们演绎的朴素事件。这里没有大事件,最大的事件也仅仅是某个幼儿的出生和老人的故去。寂寞的出生和悄悄的离去,只有在青墙的背景下才能显得如此庄重。
我常常在心里铺陈一种信念,厚重的历史,不会在喧哗中显现,只会在故乡这样的寂静的墙角里展开。
我愿意循着这样的墙脚,手指轻抚墙砖间的灰缝,像盲人踩着盲道,老人扶着扶手,去细细找寻融化在阳光和空气里的无声的历史,还有那行走在历史中独特的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