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段家国“梅香” 奔赴二十大之约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百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于“严寒斗雪开”,终于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梅花的风骨和情怀,不畏“彻骨寒”,终散“扑鼻香”,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做“傲雪红梅”,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初心之“香”赴二十大之约。“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寒冬的凛冽肃杀百花之时,梅花破除天地的寒冷,发出一个个生生不息的心愿,激励着世间草木不畏严寒,迎接春天。梅花以己身妆点寒冬,一展使命之姿,常被文人墨客喻为勇于扎根、身怀傲骨的优秀品质。从守岛英雄王继才“尚思为国戍轮台”,到抢险救灾武警官兵“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再到奔赴一线的抗疫人员“苟利国家生死以”,他们犹如一朵朵“傲雪红梅”在凛冽的逆境中盛开,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站在时代的浪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牢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向祖国献礼,为二十大增光。

      做“岁寒之友”,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斗争之“香”赴二十大之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成长于风霜雨雪之中,雪愈大,梅花开得愈浓,风愈烈,梅花挺得愈正。这种不畏挑战、迎难而上的可贵斗争精神同样贯穿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书写了壮丽的奋斗篇章,见证着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中国正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员干部须为之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唯有经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锤炼,才能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要敢于在“苦寒”之中啃下“硬骨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难而上,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做“暗香冰魂”,以“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的清廉之“香”赴二十大之约。“只留清气满乾坤”是梅花的高洁;“俏也不争春,只等春来报”是梅花的谦虚。梅花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正如张富清深藏六十载功与名,主动到艰苦地区扎根工作,不慕荣利;正如燃灯校长张桂梅默默奉献几十载,为孩子们丰满圆梦的翅膀。共产党人的“冰骨”在于守得住精神世界的高洁,“不浓烈但持久存在,不张扬但润泽无声”,只为将浓烈热忱献给人民、献给党和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党员干部要时刻将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间,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留得住“风骨”,守得住“清白”,才能赢得群众口碑、留下好的印象,如一枝红梅留得“青史名”。

      寄一段家国“梅香”,谱一曲时代长歌,广大党员干部且做一梅独傲霜,以更加饱满的劲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