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话,到底该不该听?

中国以孝为传统,本有利弊,但若是将千年前的行为准则挪来今用,是不负责的。

首先,孝是什么?

难道是单纯地顺从父母,这本来就不对。我们是自由的人,这一点比以往所有的时代都要来的幸福。大部分的人极大程度上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前提是你能意识到这件事。

我相信对于我们的父辈们,他们还没有发现这个世界发生的巨大改变意味着什么。所谓“日子好过了”,物质条件可以满足日常生存需要之后,我们可以追求什么?

但读了书,上了大学的我们能够明白。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甚至包括对你的期待,对你的控制。

所以你明白,你生活的更好,超越他们,你才完成进化的一步,否则他们的基因就会慢慢被埋没,消失。

你的失败就是他们的失败,你的成功也是他们的成功。这一点无关你们之间的关系,你是否顺从,抗争,亦或抵触,分裂。

那么,你和父母比较,是进步?持平?还是退化?这个比较我们需要考虑包括了时间和世界的整个参考。

首先,世界的进程是在成指数增长的。

同样的时间段内,现在相较以前进程都是更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多。

假设父母的一生,每天都能积累下来有用的经验,然后他将这些经验全部传授给你。

那么同样的经验在你的生命时间里,其实只是世界进程里很小的一部分。

以80岁为例,假如25岁之前都是在学习,而50岁之后大多已经放弃了学习,除去那些犯错的时间,那么他的生命时间里能积累到的经验差不多最多20年左右。

再考虑到这些经验80年间的技能替换,你能用的就更少了。
那么,你能够用上父母的人生经验能够有多少呢?

很多长辈总爱说一句话:“我们用一辈子的经验告诉他们不要走弯路,可他们总是不听。”

实际上这句话十分经不起推敲,假设长辈的人生轨迹是从A点到B点,中间有无限的可能路径,但只有一条直线捷径。

对于他而言,这是一辈子的人生结论,但你的人生轨迹是A到D,甚至因为时代的进步是C到D,那这条直线根本无法连接两个点,又怎么能算啥一条捷径呢?

那些能够历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应该懂得的经验都已经被写在书中,试问我们的亲人们有多少能够超越他们?

超越苏格拉底,超越爱因斯坦,超越孔孟,既然如此何必舍本逐末放弃你努力学习的知识而去妥协已经老去的父母长辈?

尊重他们的习惯,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或许才是应该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王美丽和赵屌丝的爱情出现了重大的裂纹。 赵屌丝躺在床上看小片,小电影,小视频,激情那种。刚搬来的这间寝室室友们...
    恶童阅读 944评论 7 6
  • 查理九世13万字,查理是DODO冒险队的老大,因为他很聪明,一只有着贵族血统的狗,浓重的黑眼圈是多么的可爱,尧婷婷...
    生如夏花_380f阅读 2,178评论 0 3
  • 文/米衙 有个人,做一线员工10年了,他问我如何能实现快速成长,他说他想快速地实现职位晋升,但不想听一些没用的道理...
    米衙阅读 221评论 4 5
  • 姓名:施千惠 时间:1小时30分 书名:《野性的呼唤》 读书心得: 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是说一只叫“布克”的狗。里面...
    施千惠阅读 201评论 0 0
  • 一、前言 前面介绍了使用CAS实现的非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下面就来介绍下使用独占锁...
    阿里加多阅读 1,833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