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典范,常读常新

常听书友说要多读经典,尤其是爱好写文的人要多读读八大家的文,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毋庸置疑,八大家的文章,代表了古代散文写作的巅峰水平,文辞优美,叙事生动,逻辑清晰,道理服人,什么时候读来都是享受。

最近读了大家小书系列的《唐宋八大家》,书中精选了八大家的文章,针对每一篇选文,前有题解,后有注释和译文,辅助阅读,更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在阅读选文之前,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的作者葛晓音,用60页的篇幅,对唐宋八大家做了一篇精彩的介绍,不但简要梳理了散文这一文体的形成过程,还对八大家各自的写作风格和对散文写作的贡献做了分析和论述,对阅读八大家的文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读八大家的散文,首先体会的是文字的美感,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而这种美的形式,从不喧宾夺主,恰恰是为了文章的内容服务的。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不似骈文词藻华美、内容空洞,而是用诗化的语言去表达实质的内容,语言优美又言之有物。这也正是八大家的散文得以流芳千年的根本。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代的交通远远落后于今日,而八大家在官场浮沉之余,都愿意践行亲身实践的原则,不辞劳苦,寻师访友、踏青交游。于是后世才能读到《赤壁赋》、《小石潭记》、《石钟山记》等精彩篇目。写景生动,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短短50来字,潭中灵动的鱼儿如同在眼前。

八大家提倡形式为内容服务,他们的文章往往抒发胸意、阐述道理,发人深省。不仅仅是简单的叙事写人,更注重人和事背后的问题思考,篇末往往点出一定的处世观点或者生活哲理。这种注重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如今经常被提倡的。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要盲目从众,遇事能够做到客观思考、公正对待,八大家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八大家善于阐述观点、讲道理,他们的逻辑能力非常强。不管是从所思所感中引发人生感慨,还是从某人某事中进行引申论断,他们所作文章都善于紧贴事实、自然过渡到下一层意思,顺序递进,论述周全,非常具有说服力。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就是典型的例子,一百字左右的小文,分为四大句话,讲述四层意思,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令人信服。再比如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和“不赂秦”国家两方面来分别阐述,支持“赂秦”导致六国破灭的观点,堵住了别人用“不赂秦”国家来反驳他的可能。他们缜密的思维、优秀的逻辑能力都体现在精悍的文字里。在逻辑辩论上,他们都是好老师。

读八大家的文章,不管是用词遣句、写景状物、叙事写人,还是阐述观点、逻辑辩论,都能够学到很多,是享受也是学习。他们的文章,作为千古散文写作的典范,值得我们反复去体会和揣摩。好文不厌百回读,总有新意。

2018.05.12雾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按摩,哈哈,其实每次去富侨足疗的时候会留意技师的手法,想偷师学艺来着, 按摩其实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放松形式,一直...
    朴拟阅读 568评论 0 0
  • 西方曾经有一位哲人说 女人啊 华丽的金钻,闪耀的珠光 为你赢得了 女皇般虚妄的想象 岂知你的周遭只剩下势利的毒 傲...
    huamingde阅读 155评论 0 0
  • 题记:赠予我的恩师。 七绝·落樱 落英飘漾姗姗舞 惹得恩师点点愁 桃李芬芳馨四海 何须惆怅朵难留
    舒己怀_Frank阅读 273评论 2 17
  • 流泪的时候,才知道,最深的爱,无法用言语表说。 2017年8月3号,星期四,晴 儿子去部队锻炼了,家里面少了一位平...
    米汤泡米饭汤慧阅读 313评论 2 1
  • 存储属性 作为实例一部分的常量或变量。可以提供一个默认值,或者在初始化过程中设置(或修改)属性的值,对常量的存储属...
    乐人曹阅读 36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