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成为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近,在《蔡志忠——动漫一生》中看到这么一段话,很受触动。

人想成为什么,便要做得像什么!打从人一生下来,人生就已经开始了,没有所谓的实习阶段。

这段话让我想到,曾经,缺乏清晰目标的我们,总以为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就算成功,从未真正想过,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按那个标准去做每一个选择。

乃至于那么多年多去,考上好学校了,毕业了,也找到了工作了,依旧没感受到成功,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蔡志忠先生9岁便立志成为职业漫画家,并以职业漫画家的标准画漫画。15岁时,遇到可以到台北画漫画的机会,他毅然辍学,只身前往台北,从此成为职业漫画家。

他第一次寄四页漫画到台北漫画出版社投稿时,出版社看了画稿误以为他就是个职业漫画家,见面时才知道他只是个15岁的在校少年。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都是中途从哈佛大学辍学创业,最终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

他们都没有让自己局限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路径,而是想明白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后,提前按那个标准开启自己的人生。

作为普通人,我们佩服他们的勇气。同时,也该反思自己的一事无成。

李笑来说,如果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等待任何时机成熟,今天开始就按照那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开始就努力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你才有机会最终真的那么生活。

学生时期,我们不止一次被问到“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大学时甚至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可是,那些当时信誓旦旦的梦想,都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为我们都在心里给自己画了一道门槛——毕业。

等毕业后,就可以做想做的工作、过想要的生活,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可是,我们忽略了,梦想不会随着毕业的到来主动实现,你不可能一天就具备某个技能,也不可能一毕业就能成为想成为的人,

于是,毕业了,工作了,我们依旧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渐行渐远,乃至于最终到了绝望的地步。

问题就出在,我们其实完全不必等待时机成熟再去做某件事,等待的结果,有可能就是永远开始不了。

想成为作家,不必等到积累足够多,知识足够丰富才动笔写,毕竟,每一个作家,都是从写得不知所云的阶段过来的。

羡慕别人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不必等到能流畅发言时,再公开发言,而是该抓住一切可以发言的机会,让自己在磕磕绊绊中锻炼、成长,逐渐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

羡慕坚持锻炼拥有好身材的人,不必等到自己有时间,天气条件好时再开始。下班后的碎片化时间,刷视频玩手机的时间,足够你完成运动锻炼,拥有你想要的身材。

很多事情,往往是在开始做之后,才发现困难在哪里,机会在哪里,也才有了慢慢克服困难,推向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提前按想要成为的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去行动,去改变,去成长!停留于想一想,不迈出第一步,永远成为不了你想成为的人,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