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专门提到“境界说”,同时又说过,词有两种境界,一种为无我之境,一种是有我之境。
但是这两种境界,却不太好理解,什么情况是有我、什么情况下是无我呢?
一、王国维的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了宋朝严羽《沧浪诗话》中一段话: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
随后,王国维提出了自己对于“境界”的理解: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王国维说,严羽的“”兴趣“以及王士祯的”神韵“,都不如他自己提出的“境界”二字。
我们所说的意境,指情感与景物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景相融。而王国维的境界说中,又提出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两种。
二、有我之境
关于有我之境,王国维举例说: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北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省略了主语,当然是“有人”才能问,能够感受到人类的情感,所以王国维称之为“有我之境”。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北宋秦少游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因受“元佑党人”牵连,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浙江省丽水市的古称),后又被迁徙郴州(湖南省东南部)。
这首词写在秦观贬谪途中。仕途上的挫折与打击,让秦观理想破灭,前途渺茫。“可堪”,岂堪也,如何受到了这种天涯孤旅的悲苦?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同样是情景交融,充满了作者的失望与伤痛。
三、 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也举了两个例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中,当然也有人, 但王国维认为仍然是“无我之境”。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金朝大诗人元好问的《颍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这首诗自然也有人,但是王国维为什么认为这两首诗中的四句诗,是无我之境呢?
四、有我与无我
关于有我和无我,理解起来有点烧脑。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人在其中,或者人不在其中。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单纯的写景,可以理解人不在其中。但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什么也是无我之境呢?
王国维是这样解释的: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老街的理解是,有我之境,有着浓烈的主观色彩,具有人物的特征。无我之境,完全是客观的观察,没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虽然没有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但是菊花就在东篱下,南山就出现在那里;寒波粼粼,白鸟悠悠,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而“泪眼”问花,与“可堪 ”孤馆闭春寒, 诗人有意输入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
无我,客观冷静;有我,主观强烈。
五、有我与无我的应用
老街有一次坐长途车出差烟台 , 透过车窗望过去有不少有趣的景色,一路上写过几首小诗。
其中一首可算是有我之境,《绝句-过海阳》 :
才出山乡入雾乡,前村后岭两茫茫。朝朝谋食不知苦,今日奔波过海阳。
一出一入,车之迅捷,也暗示生活的忙碌,前后茫茫之景,正是人生难于预料的未来。
另一首算无我之境,《绝句-过解村》 :
解村山色好风光,水岸金秋出雾乡。无事老翁檐下坐,墙头犹有菜花黄。
第一首把自己强烈的情感写入诗中,第二首是冷静地观察与描写。
注:下面的图来自网络,我们山东没有那样的景色。老街那天过村的时候,就是一个农村老翁坐在墙下,透过墙头,可看到美丽的黄花,好像是黄瓜的花。
结束语
关于这两个境界,王国维还说过: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之境,得一个静字,有我之境,得一个动字。一个是静止的美,一个是行动的美。
另外,王国维还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即无我之境也是情语,也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只是有明暗深浅之分。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