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风云》这部电视剧主要从国家层面、领导层面和工作人员三个层面展示了从解放前到建国初的外交事件,从高层的领导层面展示了外交政策和活动制定的过程,从底层的工作人员层面展示了外交活动的执行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领导层面以及还有外交部工作人员对外交政策的看法和应对。
虽然很多内容都是点到为止,但整体上感觉非常长见识。大致了解每个外交工作进展背后都是经过领导层面的较量和工作层面的沟通和协商。
外交很特殊。若内政是内力,那么外交就是招式。没有强有力的内政做基础,再多外交手段都是枉然,但很多时候外交关系又会极大影响内政,所以外交非常重要。
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军人,斗争是普遍存在的,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斗争、外交官之间的斗争还有工作人员的具体斗争,比如安全保密工作中与间谍做斗争,都展示了外交工作的危险性。
外交工作的站位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有很大区别,因为从外交层面思考的内容不再是金钱、权力和地位,不再局限于个人吃饱穿暖、穿金戴银这些事情,考虑问题的站位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利益,所以便脱离了低级趣味。
外交官代表的不是个人形象,而是国家形象,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脸面,在进行外交工作的时候,不能从个人层面去思考,更多的从国家层面和集体层面去思考问题。所以外交工作具有复杂性,包括复杂的外交礼仪以及接待工作;另外外交无小事,很多细节往往都决定着很决定着外交工作中的重大进展,需要非常细心。
外交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联合更多人、团结更多力量,才能在众多国家中抗衡少数霸权国家的侵略和压迫。最典型的中美关系基本上一直在一边打仗开撕、一边握手谈和一边打,也就是在军事上不断有战争、有摩擦,但在外交方面却一直眉来眼去、互联互通。本来彼此敌对的国家,在战场上了解了对方的强大,知道与彼此做敌人的艰难,才会更重视对方,愿意寻求与对方的合作,所以才有一边打仗,一边寻求建交的奇异现象。中国和美国就是在这种一边打一边交的过程中建立了外交关系。
两个国家的领导层看问题都具有全局性视野,明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他们明白就算信仰、理念、诉求相差再大,和平与发展是不可违逆的历史大趋势,相互交流一定比闭关锁国好,实际上两个国家的民间交流一直没断过。但在交流的大趋势中,怎么在外交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自己,这才是一个国家的外交重点该考虑的问题。
在跟日本的外交中,虽然民间很抵触,甚至有暴力冲突,但领导层面仍然尝试接触。因为他们都明白,虽然以前打的你死我活,脑浆子都要打出来了,但是那是一部分秉持军国主义的群体犯的错,而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只要新上台的政府愿意承认历史错误,两个国家之间还是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感觉到外交工作有两项隐形原则。一是看实力。外交最重要的依仗就是国家实力,谁的实力强,谁说了算。实力是综合水平,难以撼动,难以改变。二是看数量。得人心者得天下。谁的朋友多,谁就占优势。数量这个层面就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需要虚怀若谷、放下身段,联络做多国家,团结最广泛的力量,让自己国家在外交舞台上占据数量优势。
外交活动中最难的就是对外交态度的把握,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该示弱的时候也要弱化。这些姿态只有强者才能做到。电视剧中大部分时段的外交工作都是毛主席直接领导,周总理具体负责。实际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只要不牵扯到原则性问题,都是非常柔软且愿意变通的。在外交战线上,他们一个相对比较强硬,一个相对比较柔软,无论强硬还是柔和都是外交手段。他们两人的配合一硬一软、一张一弛,非常默契,算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这种革命友谊让人感动。夫妻关系虽然亲密,但战友之间的关系也很特别,让彼此惺惺相惜。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这样一个知己,能够凡事商量着来,又能够给彼此支持和帮助,应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外交场合,外交官对待其他国家的大使非常尊重,争取用自己最好的形象去迎接他们,但真正在外交谈判中,大使们都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必须寸土必争,不可能完全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总存在争吵和斗争。但双方都有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意愿,所以还是有很多共同协商的空间。外交是谈判,是交流,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换,总有谈判的空间,但凡达成一些共识,就是外交的胜利。
这让我感觉外交是一门蛮很奇特的艺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与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有些相通之处。我们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一般秉承的基本原则都是文明礼貌、和平共处,但我们的观点和利益受到侵犯时都会捍卫自己的利益。无论国家外交还是人与人交流处理的都是要交朋友还是要当敌人这个问题,都可以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算我们之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我尊重你,也有交流的诚意,然后我说我的观点,你说你的观点,看看咱能不能说到一块去,只要各自能做出一些退让,达成一些共识,那么我们就算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