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身外之物和内在力量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

                                                    ——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阅读本章时,请找个僻静不受干扰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我作一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友好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评语?你这一生有任何成就、贡献或值得怀念的事吗?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失去了你,对关心你的人会有什么影响?请大致记下你的感受,这有助于了解本章的重点——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以终为始”的意思

    以终为始的习惯可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从上述的实验中,可以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间接触及影响圈的核心部分。从此时此刻起,一举一动,一切价值标准,都必须以人生的最终愿景为依归;也就是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来决定一切。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把人生使命谨记在心,每一天都要朝此迈进,不敢有丝毫违背。

    确认使命也意味着,着手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对目前所处的状况了解得更透彻,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不致误入岐途,白费工夫。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仍然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墙,为时已晚。因此,人们也许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上自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头小民、凡夫俗子,无人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或更高的事业地位与声誉,可是名利往往蒙蔽良知,成功每每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盖棺论定时,你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名利、成就等等不免显得微不足道。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丧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多少遗产?”对方答:“他什么也没带走。”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

     “以终为始”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的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和实际的即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思,然后付诸实现。正因如此,认定使命才显得如此重要。

     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须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细节。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假使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设计蓝图代表愿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创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要想经营成功,必须先确定产品或服务可达到的营运目标,然后综合资金、研究发展、生产作业、行销、人事、厂房设备等方面资源,朝愿景努力前进。许多企业都败在事先规划不周,以致资金不足,或对市场认识不清。

    教养子女也要有使命。想调教出既懂事又有责任感的子女,日常与子女相处时,就得谨守这个使命,不可做出相违背的举动。

    先构思而后行动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预备讲稿;做衣服,要先设计款式。明白这个道理,把订定使命看得与行为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圈就会日渐扩大。

    不过,“使命”不见得都是有意识的产物。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只知遵循家庭、社会或环境所赋予的使命前进。这类使命多半出于个人主观好恶,不符合客观原则。它之所以被接受,乃由于有些人依赖心过重,深怕不顺从别人的要求便会失去爱,因而必须靠别人来肯定自我价值。


    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的体现

    “以终为始”是以自我领导的原则为基础的,但领导(leadership)不同于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层次低于领导,我们将在第三个习惯那一章讨论。

    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则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管理是在成功的阶梯上努力往上爬,领导则指出所爬阶梯是否靠在正确的墙上。

    要理解两者间的这一区别不难。想象一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嚷道:“不是这块丛林!”

    而忙碌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常常怎么回答呢?“别说了,我们正干得有声有色呢。”

    作为个人和企业,常常是埋头砍矮灌木,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那块丛林。

    尤其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比以往更显得重要。我们需要方针,需要指引。面对纷扰不已的世事,谁也难以预料未来的发展,这时惟有依靠自己的判断行事。而使命——也就是心中的罗盘——能使你判断正确。

    成功——甚至可说求生存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努力是否得法。因此对各行各业而言,领导都重于管理。

    企业方面,市场瞬息万变,领导者必须不断密切注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以使企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工业方面也是这样。领导者若不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技能再好也不能使他们免于破产。缺乏有效领导的高效率管理,有人称之为“就像在泰坦尼克号轮船上拉开躺椅”。无论管理多么成功,都不能弥补领导的失败。不过领导的确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常常陷于管理的圈子难以自拔。

    记得在西雅图,我曾为一家石油公司主持为期1年的主管进修课程。在最后一堂课上,该公司总裁跟我谈到他个人的上课心得:



    史蒂芬,你在第二个月指出领导与管理的不同之后,我立即检讨了自己的角色,结果发现我根本不曾领导。每天忙着应付管理问题,已令人焦头烂额。于是我决定退出管理工作,留给别人去负责,我希望好好为公司确定大方向。

    这实在不容易啊!要放手不管眼前急迫的公务,牺牲唾手可得的成就,令我十分痛苦。苦思如何领导公司,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如何掌握先机,以及深入分析一些问题,更让我头痛不已。手下的管理人员也适应不良,他们无法再把难题推给我解决,日子比以前难过。

    不过我决心坚持到底,因为我认定自己必须做个领导者。现在我已确实做到,整个公司也彷佛脱胎换骨。如今,我们更能因应环境的变化,公司营业额加倍,利润也增长了3倍。我真正发挥了领导力。

    在家庭中,为人父母者难免也会落入类似的管理陷阱,只重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管教的目的、方向与亲情。至于个人的生活,可能就更缺乏主导了。终日汲汲营营,却像无头苍蝇般漫无目标。

    改写人生剧本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承袭了许多来自他人的“人生剧本”,也就是价值观与其他方面的制约。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得改写这些剧本,或者改变既有的成见。

    已故埃及总统萨达特(Anwar Sadt)的自传,讲述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改写人生剧本的故事。萨达特是在仇恨以色列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来调动民众的意志。这个剧本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浓厚的民族主义,但它也是愚蠢的,忽视了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事实。萨达特也知道这一点。

    于是,萨达特决心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因为参与推翻法鲁克国王,他被关进了监牢。在那里,他学会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照自己,反躬自省,改造自我。

    当终于成为埃及总统时,他改变了自己对以色列的态度。他访问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会,开启世界历史上最勇于突破先例的和平运动,而这一大胆的行为最终产生了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利用他的独立意识、想象力和良知进行自我领导,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

    当我们因袭的“人生剧本”有违我们的生活目标时,我们能够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新的剧本,它将更为符合我们内在的价值观。

    假设我是一位严厉的父亲,每当子女做出令我反感的行为,立刻会火冒三丈,把教训子女的真正目的抛诸脑后;拿出做父亲的权威,迫使子女屈服。在眼前的冲突中我固然得胜,亲子关系却出现裂痕。孩子表面顺从,但口服心不服,受到压抑的情绪,日后会以更糟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我们再回到本章一开始提到的实验。在我的丧礼上,子女齐集一堂,表达孝思。我期望他们个个都很有教养,满怀对父亲的爱,而不是与父亲起冲突的创痛。但愿他们心中所充满的是往日美好的回忆,记得老爸曾与他们同甘共苦过。我所以有这些期望,因为我重视子女、爱护子女,以做他们的父亲为傲。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一定时时牢记这些,表面对孩子的态度并不能真正反映我心底的情感,因为繁复的事务扰乱了我的方向。

    好在这个缺点并非无法克服。我可以排除外来不合宜的价值观与其他制约,由此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与方向,和对生命的负责,来改写人生剧本,让自己的人生真正符合自己的意愿。

    于是乎,日常生活一旦出现困难或挑战,我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因应之道。


    个人使命宣言

    确立人生愿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定自己的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然后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宣言中应包括自我期许与基本价值观,内容往往因人而异。举例来说,我有一位朋友的个人信条如下:

    ●家庭第一。

    ●借重宗教的力量。

    ●决不放弃诚信原则。

    ●未听取正反双方意见,不妄下断语。

    ●征求他人意见。

    ●保护不在场的人。

    ●诚恳但立场坚定。

    ●每年掌握一种新技能。

    ●今天计划明天的工作。

    ●抓紧等待的时间。

    ●态度积极,保持幽默。

    ●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

    ●别怕犯错——怕的是不能记取教训。

    ●协助属下成功。

    ●多请教别人。

    ●珍惜现在。

    对于一位希望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妇女,她的使命感便不尽相同:

    ●我兼顾事业与家庭,因为两者对我都很重要。

    ●家庭是平安、祥和与幸福之地,我要以智慧来创造整洁温馨的环境,并教导子女有爱心、进取与充满欢愉,培养他们发挥长才。

    ●珍惜民主社会的权利与自由,善尽社会一分子的责任。

    ●积极主动追求人生目标。

    ●避免养成恶习,不断改进自己。

    ●金钱是人的奴隶而非主人。我要追求经济独立,量入为出,并定期储蓄或投资一部分收入。

    ●我愿贡献金钱与才智,改善他人的生活。

    个人使命宣言是行为处事的根本**,好比一国的宪法。不管世事如何多变,环境多么艰困,它依然不为所动。

    凡是心中秉持恒久不变真理的人,才能屹立于动荡的环境中。因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我、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确立个人使命之后,我们就不必借助成见或偏见来面对变局,如此一来,便能保持安全感。

    世界变动太快,许多人难以适应,因而选择了退缩与放弃,其实人生不必如此消极。弗兰克尔在纳粹死亡集中营中,不仅觉悟到积极主动的真谛,还体会到生命意义的重要。后来他提倡一种“标记疗法”(logotherapy),基本理论便是:许多心理与情绪疾病事实上只是失落感、空虚感在作祟。标记疗法可以协助病人找回生命的意义与使命,以祛除内心的空虚。

    直指核心

    想要确立个人使命,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因为这是一切思想观念的根本,也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泉源。

    “安全感”代表价值观、认同、自尊自重与归属感。“人生方向”是生命的追求方向以及决断所依据的原则。“智慧”是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与判断能力。“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耐。

    这四者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方向可以带来智慧,智慧则能激发行动。若四者十分健全且均衡发展,便能产生高尚的人格、平和的个性与完美正直的个体。

    这四方面的成熟度,同样可以用依赖——独立——互赖三阶段来衡量。处于最底层依赖阶段的人,则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凭借社会价值订定方向,对外界认识不清,缺乏行动勇气或受人摆布。若是位在最高的互赖层次,则能肯定自我,处世泰然;他们确知自己的努力方向,深谙待人接物的艺术,积极主动,不假外求。


    你的生活重心是什么?

    人人都有生活重心,即使不一定意识得到,但它依旧存在。一般而言,生活重心可以分为以下数种:

    一、以配偶为重心:婚姻可说是最亲密持久、最美好可贵的人际关系,因此以丈夫或妻子为生活重心,再自然不过了。

    但根据我多年来担任婚姻顾问的经验,以配偶为重心的婚姻关系,多半发生情感过度依赖的问题。太过于重视婚姻,会使人的情感异常脆弱,经不起些许打击,甚至无法面对如新生儿降临或经济窘迫等变化。

    婚姻会带来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一般人通常根据以往所受的教养来应付。然而两个背景不同的人,思想必定有差异,于是乎理财、教养子女、婆家或岳家的问题,都会引起争执。若再加上其中一方情感难以独立,这桩婚姻便岌岌可危。

    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情感上依赖对方,一方面又与对方有所突击,就极易陷入爱恨交织、进退失据的矛盾中。为了保护自己,便更加退缩及排斥对方。于是,冷嘲热讽代替了真实的感受,感情用事的结果是失去了方向、智慧与力量。纵使表面似乎保住了安全感,实则不然。

    二、以家庭为重心:以家庭为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而且似乎理所当然。家的确带来爱与被爱、同甘共苦以及归属的感觉,但过分重视家庭,反而有害家庭生活。

    太仰赖家庭提供安全感及价值感,太重视家族传统与名誉,通常无法接受任何可能影响这些传统与声誉的改变。以家庭为重的父母,不能为子女的真正幸福着想,他们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结果若非导致子女更为依赖,就是变得叛逆。

    三、以金钱为重心:谁也无法否认钱的重要,经济上的安全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此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若惟利是图,往往得不偿失。

    如果一个人的安全感与价值观完全建立在金钱的多寡上,势必寝食难安,因为影响财富的变数太多,任何一个闪失都令人承受不起。但是钱却不能带来智慧或指引生命的方向,只能提供有限的力量与安全感。

    有人为了逐利,不惜将家庭及其他重要事物摆在一边,而且以为别人都认同这种做法。我认识一位可敬的父亲,准备带子女出游时,忽然接到公司要求加班的电话,但是他回绝了,因为“工作还会再来,童年却只有一次”。这一幕深深印在子女脑海里,永志不忘。

    四、以工作为重心:只知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即使牺牲健康、家庭与人际关系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价值只在于他是个医生、作家或演员……一旦无法工作,便失去所有的生活意义。

    五、以名利为重心:占有欲极强的人,想据为己有的不仅是有形的物质,如汽车、洋房、华服等等;无形的名誉、荣耀与社会地位也决不放过。

    我们都知道名利不可依靠,因为它们随时可以毁于一旦,一个人若必须靠名利与物质来肯定自我,必定时时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中,深恐身外之物转眼成空。当他们面对条件比自己更好的人,便相形见拙;见到略逊一筹的人,又趾高气扬。如此一来,自我价值起伏不定,永无宁日。难怪有人在股票大跌或政坛失意后,会选择自戕一途。

    六、以享乐为重心:在当前崇尚速成的世界里,享乐之风盛行,不足为奇。电视与电影喂大了观众的胃口,然而银幕上的浮华生活,骨子里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美好光鲜。

   真正的快乐可使人身心舒畅,短暂的刺激却丝毫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与满足。贪图享乐的人很快便会对既有的刺激感到乏味,然后就得追求更刺激的“快感”。

    休太长的假,看太多的电影、电视,打太多的电子游戏,长久无所事事,都只是浪费生命。无益于增长智慧,激发潜能,增进安全感或指引人生,只不过制造更多的空虚而已。

    马格里奇(Malcolm Muggeridge)在《二十世纪的圣经》(A Twentieth-Century Testimony)中写到:

    回忆旧日生活,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当时看上去十分重要、十分吸引人的事,现在看来微不足道,荒唐可笑。比方,各种各样的成功、名气和赞誉;得到金钱或吸引女人后的欢愉;旅行,像撒旦那样上下沉浮,经历着浮华世界里的一切。

    回想起来,所有这些满足都已虚无缥缈。


    七、以敌人或朋友为重心:青少年尤其容易陷于以朋友为重的情结中。为了被同行团体接纳,他们愿付出一切代价;对团体的所有价值观,也都照单全收,因而极为依赖团体。

    以朋友为重心,可能只针对一个人而言,情况类似以配偶为重心。也就是完全为对方而活,导致的不良后果则大同小异。

    以敌人为重心,似乎少有所闻,其实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只是不易被察觉罢了。当某人觉得遭到重要人物(如主管)的不公平待遇后,很容易耿耿于怀,所作所为都为了要反抗待他不公的人。这就是以敌人为生活重心。

    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学教书,由于与行政主管交恶,便终日以对方为假想敌,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逼得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于是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位仁兄,你宁愿继续留下来,对不对?”

    他回答:“是的,可是只要他在一天,我便永远不得安宁,只好另谋高就。”

    “你为什么让他成了你生活的重心?”

    朋友被这个问题震住了,一口否认。但我分析道理,说明他咎由自取。朋友起先只承认行政主管的确对他影响很大,但认为错在对方。最后经过我不断开导,才承认自己也应负一部分责任。

    有些离婚的人,仍念念不忘对前夫前妻的深仇大恨;有些已成年的子女,仍为父母当年的忽视、偏心或责骂而愤愤不平,这也都是以敌人为重心。

    以朋友或敌人为重心的人没有安全感。他们的价值观变化无常,受制于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时时揣摩如何反击。这样的个人是没有力量的,时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八、以宗教为重心:有人对宗教活动极为热衷,甚或没有宗教信仰,言行却更合乎宗教劝人向善的宗旨。

    九、以自我为重心:时下最常见的恐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私自利。然而,市面上盛行的个人成功术,无一不以个人为中心,标榜只索取不付出。殊不知狭隘的自我中心观,会使人缺乏安全感和人生方向,而且也不会有智慧及行动力量。惟有为造福人群、无私奉献,而追求自我成长,才能在这四方面有所长进。

    一般而言,我们都是以上某几种形态的混合体,随外在情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此一时可能以朋友为重心,彼一时或许又变为以配偶为重心。

    生活重心如此摇摆不定,情绪上难免起起落落,一会儿意兴风发,一会儿颓唐沮丧;一会儿斗志昂扬,一会儿又落魄消沉。

    所以,最理想的状况还是建立明确固定的生活重心,使人生更平顺、更和谐。


    以原则为重心

    所谓正确的生活重心,也就是以原则为依归。

    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像其他重心依靠的是善变的人或物。所以原则值得信赖,更可以增加安全感。同时它是理智而非感情用事的,能带给你“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心。

    配偶也许会与你离婚,再亲密的朋友也可能离你而去。但原则助人披荆斩棘,克服人生,也教人处顺境而不迷失方向。原则使人冷静发挥智慧,正确判断;它使我们不为外力所动,勇往直前。

    以原则为生活重心,可说是统合了其他重心而自成一格。

    我们且举实例来说,生活重心不同,产生的观念便互异。(参看附录一)

    现在假定你已买好票,准备晚上与妻子(或丈夫)一同去欣赏音乐会,对方兴奋不已,充满期待。可是突然老板要你晚上加班,因为第二天有一个重要会议。

    ●对以家庭或配偶为重的人而言,当然是优先考虑配偶的感受。那么你很可能委婉拒绝老板,以免令配偶大失所望。即使为了保住工作而勉强留下来加班,心里也一定十分不情愿,一方面还得设法平息配偶的失望与不满。

    ●至于金钱至上的人,则重视加班费,或考虑到加班能使老板在调薪时另眼相看。你会理直气壮地告诉配偶你要加班,也会理所当然认为对方应该谅解,因为经济的需求超过一切。

    ●对工作狂来说,加班正中下怀。因为既可增加经验,又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晋升。所以不论是否需要,仍然自动延长加班时间,且自以为配偶一定以此为荣,对爽约不会小题大作。

    ●贪嗜名利的人,则为加班费所增加的购买力而兴奋,或认为加班对个人形象很有帮助,可借此赢得为工作而牺牲奉献的美誉。

    ●重视享受的人,即使配偶并不介意他加班,仍会撇下工作去赴音乐会,因为他觉得该慰劳自己一下。

    ●看重朋友的人,则根据是否有朋友同行,或其他工作伙伴是否也留下来加班而做决定。

    ●以敌人为念的人,会乐于留下来,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打击对手的良机。在对方悠哉游哉的时候拼命工作,正足以证明你对公司的贡献更胜一筹。

    ●热衷宗教的人则会衡量,共同加班的人是否信仰同一宗教,或音乐会演奏的是否为宗教音乐等等,来决定取舍。

    ●自我中心的人只关心,加班或赴音乐会,哪一样对个人的好处较大。

    ●但注重原则的人会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受情绪或其他因素干扰。然后从整体的角度——包括工作需要、家庭需要、其他相关因素,以及不同的决定可能造成的结果——加以考虑,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正确的抉择。

    不论最后选择赴音乐会或是加班,都不足为奇,因为拥有其他生活重心的人也是两者择一,只不过基本上拥有原则的人所做的抉择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这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决定。

    第二,这是经过通盘考虑所得的结论,不是一时冲动。

    第三,根据原则所做的决定,能提高自我的价值。为了报复他人而决定加班,与真心为企业福祉着想而加班,结果虽相同,意义却大相径庭。

    此外,若平时已与老板及妻子建立良好的互赖关系,此时不难向他们解释如此决定的缘由,而且也会获得体谅。使你可以心安理得,无所牵挂。

    总而言之,以原则为生活重心的人,见解不同凡响,思想行为也自成一格。由于拥有坚实的内在,其所获得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使其能享有积极主动而充实的一生。

    制订和使用个人使用宣言

    弗兰克尔说:“我们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自己的人生使命。”这么说的确再恰当不过了。凡是人都具备良知与理智,足以发现个人的特长与使命。弗兰克尔说得好: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职责或使命,他人无法越俎代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仅止于一次……追根究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质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义为何。换言之,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再以计算机作比喻。前一章曾提到,你是自己的人生程序设计员。本章则要求你写出属于个人的程序,也就是个人使命宣言。

    这件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几经删改,才可以定案。其间可能耗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而且即使定案,仍须不时修正。因为随着物换星移,人的想法也会改变。

    无论如何,使命宣言是个人的根本**、基本人生观,也是衡量一切利弊得失的基准。撰写使命宣言的过程,重要性不亚于最后的结论。为了形诸文字,你势必要彻底检讨自己真正的理想——最珍贵的人生目标。随着思想日益清明、貌随心转,你会有面目一新的感觉。

    善用你的全部头脑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人的大脑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脑主司逻辑思考与语言能力,右脑职掌创造力与直觉。左脑处理文字,右脑擅长图像;左脑重局部与分析,右脑重整体与整合。

    最理想的状况是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但实际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某半边大脑较发达。面对外界刺激时,也倾向于用较发达的一边做反应。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话说:“善用头的人往往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钉子。”这也是影响前面实验中的少妇/老妇不同看法的另一因素。用右脑的和用左脑的人看事物往往是不同的。

    基本上,目前是个崇尚左脑的世界,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被奉为重要的才能,而感官直觉、艺术创造总是居于从属地位,无怪乎一般人多不习惯于发挥右脑的功能。

    依据这个理论,前文所提到的构思与实行两阶段,前者须借重右脑的创造力,以跨越时空障碍,做全盘考虑与规划。

    有时,人会因突发事件,在一瞬间由左脑为主的思想型态,变成以右脑为主。比方说,突然失去亲人、罹患重病、经济陷入窘境时,就会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才真正重要?我究竟在追求什么?”但积极主动的人,不待外界刺激就能设法主动转变思考模式。

    本章一开始,想象参加自己的丧礼,就是一种扭转思维模式的方法。现在请试着写下理想的一生,愈详细愈好。你不妨和配偶在脑海里描绘结婚20周年以及50周年的情景,两人共同计划未来,讨论理想的婚姻关系什么样。你也可设想退休后的情形,希望有怎样的成就与贡献,退休后又有什么计划。

    尽量敞开心灵去想,掌握每个细节,并且投入所有的情感与感觉。

    我曾经在大学课堂上做过类似实验,要求学生假设自己只剩一学期的生命,该如何好好把握这最后的学习机会。经过一番省思,学生有不少新发现。于是我要求他们以1周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检讨自己,并逐日记下心得。

    结果,有人开始给父母写信,表达对父母的爱;有人则与感情不睦的手足和好,所有这一切都发人深省。

    运用想象力来挖掘内心深处真正的感觉,是人人都会技巧,只是每个人的体会不同。凡是肯用心去追根究底的人,必然对生命充满虔敬,对人生诸事都能从大处、远处着眼。


    心灵演练:想象与确认

    在驾驭想象力的同时,我们应进行心灵演练(visualization)以获得确认(affirmation),使实际生活更符合理想的人生目标。

    心灵演练包括:针对个人、积极、立即行动、富有感情等要素,还必须是可预见的。例如:“发现子女行为不当时,我能以智慧、爱心、坚定的立场与自制力(积极的表现)加以应对(即立即行动),我(个人)内心深感欣慰(富有感情)。”

    你不妨每天抽出几分钟,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适当的反应,脑海中的影像愈清晰愈好。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会逐渐转变,最后终于能完全控制情绪,冷静应变。

    这个方法我曾应用在我儿子西恩身上。他在高中时是美式足球队的四分卫,当时我开始教他如何放松自己,运用想象力来加强临场应战能力。

    有一次,他抱怨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紧张。细谈之下,我发现他脑海中浮现的总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无怪乎精神紧张。于是我教他利用心灵演练,在压力最大时,保持心平气和。

    加菲尔德(Charls Garfield)博士曾对竞技运动和企业方面的佼佼者有过广泛研究,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世上有许多顶尖人物——包括一流运动员,都长于这种心理准备功夫。所以,在参与重要谈判、上台表演或面对困难冲突以前,不妨参照以上范例多加演练。直到胸有成竹,产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勇气。

    许多古老的宗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只是名称略有出入,如静坐、祈祷、各种祭典、献礼等等,都诉诸良知与想象力。

    心灵演练的威力无穷,但必须以品德及原则为基础,否则就会误用滥用。若是用于追逐功利,心灵演练虽然可以助人达到目的,却无法带来内心的安宁。


    确定角色和目标

    人生在世,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为人父母、妻子、丈夫、主管、职员、亲友,同时也担负不同的责任。因此,在追求圆满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全局,就成了最大的考验。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因小失大,更是司空见惯。

    考虑到这一点,在撰写使命宣言时,不妨分开不同的角色领域,一一订立目标。在事业上,你可能扮演业务员、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的角色。在生活中,你或许是妻子、母亲、丈夫、邻居、朋友。其余政治、信仰方面的种种角色,也都各有不同的期待与价值标准。

    以下是一位企业主管的人生目标:

    我的使命是正正当当地生活,并且对社会有所贡献。

    为达成这一使命:

    我有慈悲心——拥抱人群,不分贵贱,热爱每一个人。

    我愿牺牲——为人生使命奉献时间、精力、金钱及才华。

    我以身作则——以身教教导人为万物之灵长,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我有影响力——所作所为会使他人的生活改善。


    以下是达成人生使命过程中的各种角色的扮演状况:

    丈夫——老伴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们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父亲——我要帮助子女体验乐趣无穷的人生。

    儿子/兄弟——我不忘父母、手足的亲情,随时对他们出手相援。

    基督徒——我信守对上帝的誓言,并为他的子民服务。

    邻居——我要发挥基督之爱来对待他人。

    鼓舞人心者——我是激发群体优异表现的媒介。

    学者——我每日求取新知。

    一旦确定主要的人生角色,你就能清楚地掌握全局。接着,还要订定每个角色的长期目标,这些目标必须反映你真正的价值观、独特的才干与使命感。

    角色与目标能赋予人生完整的架构与方向,假定你还缺少这么一份个人使命宣言,现在正是开始撰写的最佳时机。至于近期的目标,将于再讨论。


    家庭使命宣言

    除了个人以外,家庭也可凭借共同的目标来促进和谐。有不少家庭处理人际关系没有原则,全凭一时兴起及个人好恶,缺乏长久之计。因此,每当压力升高,家人便乱了方寸,出现冷言相向、冷嘲热讽或沉默抗议等不良反应。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然以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冲突或逃避。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及理念,作为生活的重心,撰写家庭使命宣言正可加以凸显这个生活重心。家庭使命宣言有如宪法,可当作衡量一切利弊得失的标准,以及重大决定的依据,并使全家人团结在共同的目标下。

    撰写家庭使命宣言,同样也是过程与成果并重。由全家共同讨论、拟订及定时修正,更能促进沟通,强化向心力与坚定付诸实现的决心。面临危机或困难时,家庭使命宣言可帮助一家人认清方向,共渡难关。

    我家墙上便贴有这么一份使命宣言,记载着全家共同定下的原则,包括互助合作、维持整洁、用言语表达感情、培养专长与欣赏家人的才华等等。每年6月与9月,即学年结束与开始之际,我们都会修订,使之更符合实际状况。


    组织使命宣言

    身为企业顾问,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协助企业订立可行的长期目标。这类目标必须由所有成员共同拟定,不可取决于少数高高在上的决策者。

    每次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参观员工训练,我都感触良多。IBM主管总不忘向员工耳提面命该公司的三大原则:个人尊严、卓越与服务。

    不论世事如何变化,IBM始终信守这三大原则。而且从上到下,人人奉行不渝,就彷佛水的渗透,无所不在。

    记得有一次在纽约训练一批IBM员工,班上人数不多,约20人左右。不幸有位来自加州的学员生病,需要特殊治疗。主办训练的IBM人员,原想安排他们就近住院治疗,但为体谅他妻子的心情,便决定送他回家由家庭医生诊治。为了争取时间,无法等待普通班机,公司居然租直升机送他到机场。还包专机,千里迢迢送回加州。

    虽然确实的金额不详,但我相信这笔开销不下数千美元。为了秉持个人尊严的原则,IBM宁愿付出这些代价。这对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教育机会,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家连锁旅馆的服务态度,同样令我难以忘怀。那决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全体员工自动自发的表现。

    当时我因为主持一项研讨会而住进这家旅馆,由于到得太迟,已无餐点可用。前台人员却主动表示,可以到厨房跑一趟,还殷勤询问:“您要不要先看看会议厅?有没有需要我效劳的地方?您还需要其他东西吗?”当时并没有主管在旁边监督。

    第二天研讨会开始,我发现所带的色笔不够,便趁空抓住一名服务员,说明困难。

    他瞥了我的名片一眼,然后说:“科威先生,我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并没有推脱:“叫我到哪儿去找。”或者:“请你问前台。”他一口承担下来,而且表现出为服务深感荣幸的样子。

    事后我又观察到不少员工热心服务的实例,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这个机构能够彻底奉行顾客至上的原则?我访问了各阶层的员工,发现个个士气高昂,态度积极。于是我请教经理秘诀何在。

    他取出整个连锁网的共同使命宣言给我看。

    我看过以后说:“这的确不同凡响,但很多公司都订有崇高的目标,却不见得能够实践。”这位经理接着又取出专属于这家旅馆的经营目标,是另一份组织宣言:“这是根据总公司的大原则,并针对我们的特殊需要而拟定的。”

    “是谁订立的呢?”

    “全体员工。”

    “清洁工、女侍、文书职员都包括在内?”

    “是的。”

    这两份宣言代表整个旅馆的中心思想,无怪乎营运成绩斐然。它既有助于员工与顾客、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左右了主管的领导方式,甚至影响到人员的招募、训练与薪资福利。

    后来,我住过同一连锁网的另一家旅馆,那里的服务水准也毫不逊色。当我问服务员饮水机在哪里时,他亲自领我到饮水机前。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职员居然向主管主动承认错误。当我住进旅馆的第二天,客房部经理打电话来为服务不周表示道歉,并招待我们用早餐。只为了一位服务员送饮料到我们的房间时,迟了15分钟,虽然我并不在乎。这名服务员若不主动报告,没有人会知道。但是他承认错误,使顾客获得更好的服务。


    惟有参与,才有认同

    许多组织——包括家庭,都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成员并不认同集体的大目标,反而常有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形。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的薪津制度与其标榜的理想不相符合。

    所以在检讨企业的使命宣言时,我一定调查有多少人参与制定,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并且真正认同与奉行。惟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个原则值得强调再强调。

    小孩子或新进人员很容易接受父母与企业加诸其上的观念,但长大成人或熟悉环境后,就会产生独立意志,要求参与。假使没有全体成员参与,实在难以激发向心力与热忱。这便是为什么我要一再强调,组织应开诚布公,不厌其烦地广征意见,订立全体共有的使命宣言。


    立即行动

    一、记下你做本章开头那个心灵实验时的想法,将心得列表整理。

    二、确立重要的人生角色,并检讨你对目前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满意。

    三、每天抽空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并搜集可用的资料。

    四、阅读附录一,你的行为符合其中哪种类型?你是否满意?

    五、设想近期内会面临的某种状况,并写下你希望获得的结果与应该采取的步骤。

    六、与家人或同事分享本章的精华,并建议大家一同拟定家庭或企业的共同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