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起看舌头
舌诊是中医的望诊中,是很重要的一环,早起的时候,可以伸出舌头看一下:舌体、舌苔。
人体的水分越多,体液越多,因此舌头会有点肿胀的感觉,当舌体肿胀的时候,就会顶到牙齿,因此舌头两边会出现一些齿痕印;另外,湿气过重的话,舌体也会出现一些裂纹,就像我们平时手泡水久了,泡发起皱一样的感觉,所以舌体也会出现一些裂纹;
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而清润,干湿适中。如果舌苔上呈现了厚重的黄苔,说明身体湿热比较重;舌苔上呈现的厚重的白苔,说明体内寒湿比较重。
2、起床看精神
湿气就像人体穿着湿衣服的感觉,黏呼呼的,同时人体会感觉浑身沉重,因此人也是容易累,感觉身体很疲劳;正常人体经过一夜的休养生息,会感觉精力充沛,但是如果湿气很重,就会让人感觉疲乏无力,睡不醒,或是起床后依旧感觉没有精神。
3、面色红润否
中医讲六邪(风、寒、署、湿、燥、火),也被称之为六气,不同的邪气会侵入不同的脏腑;湿邪会侵入人体的脾,而脾是主人体的运化升清,掌管人体的水液代谢,因此,脾胃功能正常,则肤色红润,体格匀称;因此当湿邪比较重时,面部肤色就会受到影响,暗黄无光泽,同时提醒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局部肥胖或者浮肿。
4、排泄顺畅否
正常小便是清色,排尿顺畅,当体内湿热重时,小便会有烧灼之感,或是排尿不畅淋漓不尽;打大便黏厕不容易冲干净,里急后重。
5、下肢水肿否
《黄帝内经》有讲: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水往低处流,湿气的特性和水是一样的,因此,也是会往下走,侵袭我们的腰腿部,因此很多人容易在下午的时候,下肢浮肿,腰酸腿酸。
湿的本质是水,但是又与水不同,湿气是弥漫在天地之间的水,如同雾气般的存在,而水却是聚在一起的,有形之物。
湿气与水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而关键,就是需要阳气的推动。
水液代谢,在身体内,是需要依靠阳气进行,水液在身体里,是以气的形式运行于全身的,而完成这个转化,就需要阳气的温熙。当身体里缺乏阳气的时候,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会导致多余的水液停留在体内,导致身体出现湿气。
湿气多侵入脾脏,因此会影响脾胃功能,脾主身体的运化代谢,胃是人体的食品加工厂,当它们的功能受阻的时候,就会导致水湿不能及时排除体外,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中医有个很著名的祛湿健脾方——四神汤。
山药、莲子、茯苓、芡实,都是一比一的比例(各15克),这几种药材都是平和型,祛湿固脾养肾,对一些睡眠不好、体质偏弱的人,都有增益,无论何种体质,都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