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倾听,不是听对方说什么,而是在与对方交流的当下,觉知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
今晚与朋友一同聚餐过冬至,对方是一个蛮爱说话的性格,所以整个过程都一直是她讲,我听。刚开始还偶尔回应一下对方,表明下自己的观点,但一两个来回后,觉知对方当下需要的只是听众,无所谓是否有的回应与认同。
随即联想上次与另一朋友在交流过程中,各抒己见谁都说服不了谁,进而发生冲突,虽然彼此并没有因此伤感情,断了交往,但也没因此增加情感。因此不再回答,任对方随意发挥,说个痛快,高兴。感悟与人交谈,无所谓高下,输赢,对错。若观点不一致,也没必要争论结果,话不投机,就放下,让让,话说不到一起,也没必须要硬凑,能说到一起就多聊几句,聊不到一起就少聊几句,不至因坚持立场,破坏了气氛。因此整个聚餐过程中,都几乎是听朋友说话的份,偶尔几句的回答,虽是少了无谓的争执,可又隐隐感觉因没得到,表达心事的机会有些许的失落,似是因彼此没有实际你来我往的有效沟通,以至当聊天结束与朋友分手后,心中莫名的涌现说不出的孤独感,明明才刚结束聚会,但那份孤独感却是如此的强烈,猛然觉知朋友一大堆,却发现真正了解自己,能在关键时刻说知心话,懂自己的却了了无几人,所有表面的热闹背后却是更大的孤独。
回想这一生,到现在还未真正遇知音,那个能说体己话,真正懂自己的人。感叹人生知音难求,若是能遇上一两知音,该是多么的幸运啊!因此告诫自己,若要是遇上了,一定得要好好的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
随即明白:
孤独与孤单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孤独是没有知心的人的一种寂寞状态,(一种没有与之连接没有真正交心,不得理解,接纳的孤独感)而孤单却是可以有知己,而选择性的一个人独处!孤单不一定孤独,而孤独却一定包含有孤单。
世人都感叹一生知音难求?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追寻那个对的,与自己知心的人,可又有谁人知道,若想要寻求知心人,或许在我们在未遇知音前,须先与自己相遇,将自己当朋友,学会与自己独处,欣赏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在我们了解他人之前先了解自己,在理解他人之前先理解自己,在包容他人之前先包容自己,在爱上他人之前先爱上自己,当我们爱上自己的一切,与自己相遇时,那个真正懂自己的知心人才会出现。
所以生命的奥妙在于,不断自我探索的旅程中,懂得与自己的相处,爱上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与自己相遇,之后那个与自己同频,真正对的人才会出现,从而圆满人生。
祝愿人人在遇上知音之前,先遇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