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处理差异
刚开始恋爱时,差异往往是对方吸引自己的地方。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看到对方有而“我”身上没有的部分,以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当我们在关系空间里,越来越熟悉,摩擦多起来,那些差异突然变成了令人讨厌的缺点,然后,哀叹自己看错了人……
突然想到张爱玲小说里说的,久了,朱砂痣变成蚊子血,白月光成了饭粒儿。
明明还是那个人,怎么就越来越看不顺眼了呢?
我们的差异,明明就是互补的呀,你粗心我细心,我外向你内向,我容易激动你特别淡定……
让我们就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吧,各自发挥特长就好,而不是一定要对方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才好。
要做到就是看清差异,理解和接纳差异,寻找背后的一致性。
我们并不是只有迁就和委屈这一条路可以走,完全可以用智慧去发展出创造性的协调方式。
比如说爱吃面的北方妈妈和爱吃米饭的南方爸爸,完全可以商量出多种办法:中午吃饭晚上吃面,或者平时吃饭周末吃面,下馆子选一家米饭和面条都好吃的店。
恩爱的夫妻肯定都会一起努力去寻找让双方都感到自己的需要被关注的解决办法。
陈老师讲了一个小小的沟通办法,能让两个人把关于差异和分歧的辩论变成商量:
--在每句话后面加个后缀“好不好”。
我们有差异和分歧不是重要的事,就像人的头发有长又短,只是我们有不同而已。
用“好不好”表达轻轻的商量,最后同意谁的意见不重要,释放出那份温柔和关爱,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