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次聊天,勾起了这份回忆,有感而成)
曾记得有那么一天,我和朋友们一同出游。当时正处落叶之季,虽说正午阳光正浓稠,但是一阵阵秋风还是依然灵巧地穿过身外的布料,轻抚着毛孔,不觉有些颤栗。同时不禁在纳闷:明明日当正午,却还是躲不过寒风的侵袭。
面对如此天气,若是放在古代,或许还是一个踏秋的好时间,但是在这片被钢筋混泥土包围的地方,随处可见的是呼啸而来的方形机械驰骋大地,卷起千重“狼烟”,在一片朦胧中,又迎来一片模糊。不难发现,纵横交错的路边,栽满了高楼大厦,偶尔有一丝丝绿意隐没在其中,但是又湮灭在了金属的银白色光泽下。到处反射的冷光仿佛是高高在上的当权者眼中的冷冽,没有一丝情感的涟漪泛起。
我们走的很慢。稍微快了些,冷风就好像柳叶刀狠刮在脸上,不剐出一块肉仿佛誓不罢休;再走疾步些,势不可挡的风直冲冲的向着你的眼睛,顿时火辣辣的,酸涩的令人难受。就像散步似的,我们也丝毫不在意时间的流逝,而是任凭它擦身而过,不去追赶,也不去叹息。虽然寒气逼人,但是街道旁也不是只寥寥数人,到可以用个稀稀疏疏来形容一下。不时从三五成堆的人群中,传来一点欢声笑语,倒是显现一片繁华的景色。虽说这片繁华还不够繁华,但是也足以称得上繁华,只是任何事情不是都有两面性吗?既然有繁华,那么落寂就藏在了背后。
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有一位小乞丐坐在哪里,这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长到这么大,多少有些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乞丐我都见过,也会给他们一份怜悯钱。所以,小乞丐我也见过不少,通常我都会下意识给多一些怜悯钱,心怀一份同情也就算了,倒也不至于把目光过多地停留在他们身上。只是这个小乞丐身上却有特殊之处,说是特殊,其实是令人泛起一大股酸涩的波涛,我所遇见的小乞丐,全都是身体健全的人,这个小乞丐,的确也是身体健全,只是健全的来又不太健全——他两只手臂都是接近萎缩的。我不知道用萎缩这个词语合不合适,但是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他手臂的粗度完完全全与整个身体不成比例,原谅我的不礼貌——倒像是拼凑而成的,令人心酸而又心痛。他的手臂不似白玉色,不成古铜色,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乌黑色。怎么说,仿佛是放了许久岁月的变了质的墨水,仿佛东一块西一块泼在了那双手臂上,隐隐约约还能看见最底下那层朴实无华似农民般的土黄色皮肤。更令人感到揪心的是,他的手臂纤细的过分——仿佛只有一层浅浅的皮紧紧依附在单薄的骨头上,似乎臂骨的轮廓被勾勒的细致分明。一身单薄的衣裳孤立在冷风中,他却仿佛没有察觉似的。无意中,他的眼睛撞进了我的视线里,那是一双怎么的眼睛?我想我无法形容,是对生活的绝望,还是希望?太多太多的情绪倏忽间纷飞进我的心湖,引起无数的涟漪,我的灵魂仿佛被一条绳子狠狠勒住直至窒息。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贝多芬的那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但是,一句话又猝不及防地闪过:一个连命运都虚无缥缈的人,又怎能扼住它的咽喉呢?或许我这样想的确太悲观了,但是面对这个小乞丐,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乐观的。
毫无意外的,我们路经他的时候,都停下了脚步,往他面前的小罐子了,投入了一份怜悯与同情。我想起了杨绛先生曾经在《老王》里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当时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细细品读过这个句子,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也仅仅限于意思,还不能够体会到那种深刻的情感。但是当我把手中的钱投进去后,我才懵懵懂懂地意识到,当时杨绛先生到底是怀着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写下了这句话。更令人窒息的是,其实他的那个小罐子里的钱,还未到一半。
“看破世事惊破胆,识透人情透心寒。”当天晚上,夜半时分,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突然就想到了这句诗。我在自己的内心里不知道在扣问着谁: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但是,得到的回答却只是空荡荡的回音。到底是我们的心早已迷失在这片冰冷的钢筋森林里,还是在进化中,早已抛却了自己的心?“世态炎凉冷如霜,人情淡薄薄如纸。”也许,真的是我们的心失踪了……
by: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