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逃离生活的舒适圈,就像自己把自己送进肖申克监狱

最近再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如果真的要仔细解读,每一个人物都很是一个成长教材。

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挫折、或者经历艰难选择、亦或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建议你一定要看!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一个青年银行家安迪·杜弗兰因冤案被判无期徒刑,进入肖申克监狱后为了自由,靠着自己的智慧重获新生的故事。

来到肖申克监狱的人,都是背叛无期徒刑的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刚来到这里你会觉得恐惧没有自由、想要逃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开始适应并慢慢地被体制化,甚至害怕离开这里后无法正常生存。就像是里面其中的一位囚犯,服役50年后重获自由了,可是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后,外面的世界已经和他格格不入了,带给他的只有无穷的恐惧。对于一个在牢狱里面度过大半生的人而言,肖申克才是他的舒适圈。

安迪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和其他囚徒都有一颗渴望自由的心,不同的是,他从来到了这里开始,都在为自由做准备,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而他获取自由的第一步也是从他向red购买石锤和梦露贴画开始!这也是他和red这场友谊的开始。20年的牢狱生活里,他通过自身的银行专业知识给替典狱长的洗钱,同时为同狱的好友争取到一些福利因此也收获了一群好朋友,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理想图书馆。

当镜头出现他一个人在场外若无其事的游走,每一个漆黑的夜晚在牢房里的墙上刻字。普通人看来他是在无聊打发时间,其实他无时无刻都在为自己的自由努力。

如说图书馆是支撑肖生克的希望,那么帮助不学无术的汤米考取学历就是安迪的寄托。也因此为他的自由之路找到了新的希望,在和汤姆的一次谈话中得知当年杀害他妻子的真凶后,以为可以自己可以开脱罪名了,然而因典狱长的私欲,唯一能证明他无罪的汤米也英年早逝,因此也彻底让他立马要逃走的心。

就像他要决定“越狱”时所说的话那样,人的一生,要么忙着死,要么忙着活。最开始red告诉安迪不要妄想通过一个石锤逃走,因为需要600年,安迪且在20年做到了。夜深人静时,安迪在梦露贴画的背后开始刻字凿墙;白天你看到他在外场无聊游走时,其实他是在抖落身上的凿墙时带出的泥;为典狱长做假账时候公民身份是假的,但保险养老金等等社会福利都是真实的,也为他逃狱后省生活奠定了基础。

当好朋友告诉他,来到这里后希望就是绝望,你的一生都只能在这里度过了!而他觉得有希望才会有自由,他也做到了!不仅如此,也解救了他的朋友red,如果没有安迪,重获只自由的red获取也会和50年牢狱的那个囚犯一样,因为恐惧会选择结束自己生命,是安迪让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安迪在牢狱表面上看比其他人过得体面一点,结局也算是相对“美好”,然而他的自由之路并不顺利,还非常坎坷!前两年因为生得俊俏,被“三姐妹”不定时的凌辱,被打进医院住了一个月,被监狱长禁闭关地牢,威胁要是不继续给他“做账”就烧了他的图书馆;逃狱时,从几千米的下水管道疲惫逃出;这些都是需要强大的毅力的。

这20年,是希望、毅力支撑着他。

回到现实,我们的生活何尝又不是,舒适圈更像是我们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牢笼,不愿意走出舒适圈因为害怕恐惧,就像肖申克里面那些被体制化的人一样,没有希望的或者当下,例如在职场如果稍什么变化你就会恐慌。反之如果你走出舒适圈、不惧任何阻碍你前进的因素,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是每个人都会像red一样遇到安迪这样的人,或许我们可以当安迪一样的人,否则可能会成为那个50年害怕自由的囚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春燃烧的年代, 我总是豪情万丈! 但荆棘丛生, 会把你碰碰撞撞。 我看不贯那人一身肮脏, 正义的情绪顿时怒放, ...
    田尔盛阅读 1,381评论 12 18
  • 被闹钟唤醒的早晨 迷乱中 拖着浑身的凉坐起 无助的凝眸,窗外的红瓦 秋天真的走来了 虽不愿接受 和痴爱季节的告别 ...
    江梦南阅读 292评论 0 2
  • 我在文章:「多元思维模型001」具身认知(一)里,提到了“具身认知”有一个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认知只跟头脑有关,实...
    老李写做阅读 2,060评论 17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