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课是很有价值的一堂课,分享嘉宾是原来365训练营的优秀学员、洋葱阅读法训练营的优秀学员糕小糕。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如何用视觉笔记克服阅读障碍。
坦率地说,读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正是我苦恼的,有时候也做很多笔记,但是最后发现条目繁多,结果自己都不愿意再看,所以这堂课听得比较仔细。
这堂课分三个方面。第一是,阅读过程中究竟有什么障碍,第二,是如何用视觉笔记建立良性阅读阅读循环,第三是如何画出视觉笔记图。
一件事的产生有其内在的联系。光知道表面还不够,还要知道背后的原理。通常我们能够想明白这么做的意义,才会用心做下去,否则仅仅是浅尝辄止,还觉得浪费时间,画着玩玩就算了。另一方面,一些深刻的道理往往并不复杂,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相信的人不多,所以这也是学的知识不能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持续的输入才能不断的输出,但是在输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难题。
比如,看手机信息,刷微信,被各种活动干扰,然后想记住,但是读完之后翻开书过几天再去看,发现内容又是全新的,却发现集中注意力是难题,转眼即忘。想用的时候却提不出来,内容无法实际于实际。
当我们去读一本书的时候是没有压力的事,完全靠自驱力,而且读完之后是没有奖励的,同时就没有太特定的目标。
即使有目标,但当我们要博览群书的时候,也难免顾此失彼,或者是书里的文字太多,很容易在文字中迷乱,导致没法专注,然后读完即忘,如果输出的是读书笔记,也是作者的那些想法,不是你自己的知识。
并且,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想明白,似懂非懂,好像很有用,但是讲又讲不出来,也无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学习效率非常低,相当于花了很多时间去阅读,却发现时间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
其实,大脑里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像一个水池一样,但是它一直在沉寂的。可能我们常常会积累很厚的一层,但是不浮上来的时候是没有用的,都在脑袋里存着。只有快速通过联想能力,才能把那些沉淀的知识调取出来,这时大脑这潭水就会很混,新旧知识通过一个渠道产生粘合,或者说新的碰撞,就会形成新的知识,新的想法,而这就是大脑中,为什么阅读可以增长知识的一个底层逻辑。
所以,不经过深度思考的思想无法和底层的沉淀物结合,单凭表层的一层浮游物很快被时光的河水冲刷,迅速遗忘,无法形成积淀,总结出来的新的结晶非常少,收获也就少。
那么如何去进行深度思考呢?
深入思考之后我们会碰到难题,第一容易跑神,第二我们不知道目标,在书里的文字容易迷离,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东西给指导,给及时的反馈,知道当前的定位在哪里,于是就可以用一幅图来帮助理解。
人类正常的大脑,左脑主要负责文字语言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而右脑呢,是艺术、创造、绘图、音乐和想象,人往往对于画面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而对于文字的接受则需要一番逻辑思维过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新媒体通过视频往往比图文传播效果更好,一些视频软件这么火爆。如果我们单纯的用文字,或者绘画就无法发挥另一半大脑的作用。视觉笔记则是同时调用了左脑的思维逻辑性。
说实话,从中学开始,我基本就没再画过什么东西了,小时候画的最好的就是恐龙。现在要突然拾起这项能力,水平很堪忧,可能有些惨不忍睹,更不用提上色了不过老师说,不必要担心别人能不能看懂,自己能看懂就行了,除非是办公软件以及视觉同传,就得站在用户的角度画,能给别人看懂的笔记。
这其中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我们要把文字和想法去断舍,提炼出共享信息。
第二个步骤,就是技法视觉呈现,要体现出图文结合。
在断舍离过程中一定要对书提出三个问题。这一点是阅读过程必须要经历,而且是自己的独特的三个问题。没有问题的阅读,也就没有目标和重点。一本书里八成以上的内容,其实都是重点的补充、举例、衬托,尝试把书本整个搬进大脑的行为是事倍功半的。而对自己真正有启发的东西,更需要自己的探索。所以我们要找到射箭的靶心,然后在视觉笔记的图中加入简文本框加文字,可以画出很多种文本框。
我们需要搞清楚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想明白了之后,用视觉的语言去论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图文结合。不要以为画了很多图没有文字才是好的笔记,有的时候宁愿舍弃图也要加文字。
然后第二个呢,视觉呈现。构思整体的框架。在这过程中能展现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思考即可。
有两个网站可以去参考图片素材,一个是花瓣网,一个是多搜搜,这两个可以去找一些创意的图片来支撑想法。
阅读就像一个不断咀嚼不断品尝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品尝不出滋味,还在一本一本的嚼干馍片,实际上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那么就需要我们建立良性的阅读循环,先阅读,要记住,然后实践,实践之后反思,得到了价值,尝到了甜头再去刺激你,这才是一个正向的驱动过程。
写作训练营高阶训练已经度过了12天了,有些苦于输入的不足,今天的课程非常实际,但是要真正解决读书过程的问题,必然是需要实实在在地动手去做,所以接下来就要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应用。感谢糕小糕大咖的分享!
������W��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