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以及苏珊的《原生家庭》这两本书,忽然有一种倾诉的欲望,又不知该对谁说。在此记录一些闲话,以解心中那份压抑的情绪。
我有三个姐姐,上世纪90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的时候,父母为了要一个男孩可谓是煞费苦心,从怀孕开始就在家里待着不出门,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进看守所待了十几天。偏方,迷信求了个遍,最后生下了我。
和我那个素未谋面的四姐相比,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个男孩,所以不用承受被丢掉的命运。在上户口的时候爸妈把我的出生年月上大了一岁半,用的是我那个被扔掉的四姐的生日。94年4月15日,虽然我和她素未谋面,但也因此冥冥中有了某种联系。
但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我当时也被送给别人抚养,结果会不会比现在更好一点?
记忆中最早的画面大概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院子里,爸妈整天把我关在家里不允许我出门,怕别人看到家里有个男孩,被罚款。所以我在5岁以前很少真正出去玩过,也没认识什么同龄的朋友。整天就是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等待老妈和姐姐她们回到家带我玩,一等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
再后来就有了长大一点的记忆,大概是在六岁吧(不确定,记忆有点模糊)。骑个小脚踏车,和妈妈一起去家具店,那个时候很喜欢唱歌,走一路唱一路。
爸爸的脾气很暴躁,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揭不开锅的那种。老妈很有赚钱才能,很早就能教别人做衣服,收学费。但我爸认为女人赚钱比男人多的话他没有面子,所以不允许我妈出去赚钱,只能当个家庭主妇,看看店什么的。
我一直很奇怪一个人是怎么做到在外人面前受气之后回家拿老婆孩子撒气的。一套家具500块,客人还价到480,我妈卖了。到家之后就是一场战争,我爸责怪我妈为什么这个价格就卖了,然后各种难听的话招呼上来,接着就开始动手打人。 等到下一次客人还价,500的价格少一毛钱我妈都不卖,回到家之后又是一场战争,责怪我妈为什么把价格咬那么死,然后就开始动手打人。
小时候看到他们争吵真的很害怕,可又不敢出声。我爸把我妈打的口鼻出血在地上躺着,再送她去医院,这些情节至今都忘不掉。我印象中的童年好像只有争吵与打骂,每天都在呵斥,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7岁上小学一年级,上学第一天家人叮嘱我,家里穷,没钱,路过小卖部的时候不要看,直接走过去。我一直记着这句话,路过小卖部的时候直接走过,从来不去想那些零食。小卖部老板在我爸面前夸我,说我懂事。
我爸的暴躁很多都是没有理由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吧,三姐有5毛钱零花钱,偷偷告诉我要给我买东西,我们很高兴,去文具店买了一根自动铅笔。有一次写作业的时候被我爸看到了,我爸以自动铅笔写字不好看为由,直接掰断,那画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哭了很久,最伤心的是感觉浪费了我姐的心意,毕竟她也很少有零花钱。
小学时候我成绩很好,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基本上都是满分,直到出现作文这种东西。特别是数学,从小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而且那个时候记忆力理解能力特别好,题目可以直接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消失了。。。
对于三个姐姐,都有很好的记忆,她们从小对我很照顾,可是她们也和我一起承受来自家庭的暴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至今一直有一种错觉,凡是我想得到的东西从来都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我爸可以给朋友家的孩子送很贵的玩具做生日礼物,我想要的东西却什么都没有。五年级时候答应考了第一给我买一个新悠悠球,等到真的考了全班第一,拿了一个路上捡到的悠悠球给我,而那个功能受损并不能玩。
所以后来遇到想要的东西,乃至喜欢的人,或者想要得到的好工作等等,索性放弃。反正得不到。这种心理叫做习得性无助,我了解,也想改变,可是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应该怎么纠正?
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画画,高中时候很想学美术。可是大姐当时学美术的经历告诉我,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她学美术不用花学费,哭着求着我爸才同意。我学的话要花一万多学费,所以根本就是妄想,于是提都没提直接放弃了。
有一个表姐,高中时候谈恋爱被发现了,我爸狠狠的骂了她,以至于后面好多年都不怎么理她。我看在眼里,所以上学时根本不敢有恋爱的想法,即使很喜欢也只能忍着。
想到哪说到哪吧,小学时候喜欢看动画片,我到现在一直很奇怪写完作业再看动画片这个规定哪来的。放学到家,想看的动画片刚好开始,写完作业之后动画片放完了,想看完动画片之后再写作业的话又不允许,于是后来到家之后就告诉爸妈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这样就能够直接看动画片了,上学时候拖拉作业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吧,小学时候聪明,不写作业也能成绩很好,高中就不行了。
先就这些吧,睡觉了,写完的话估计要写上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