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精读的收获

以前读书总是泛泛而读,读过不懂的地方也随它而去,总想着贯通到后面或许就懂了。但是一遍过后就懒及再读。所以读书不少,收获却不多。

和朋友聊天,很多典故和诗文都觉得耳熟,可就是不能流畅说出,论原因总怪自己记忆力不好。还常常用陶渊明的话“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为自己开脱,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每有意会欣然忘食”更是说明了读书的投入与专注。

前几天看到这句话“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想想自己以前的读书方法的确有问题。所以最近几天读书格外认真细致。两天下来收获颇丰。

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的书《文心》,是用故事的方式讲解了读书写作的方法,技巧等等。书的前半本基本是临睡前的催眠书,看过的内容基本没收获。后面开始精读,细读,思索,遇到好的诗词反复读。深感文学大师的创作思路太巧妙啦,在国学课中渗透了文章的修辞,如何组织一篇文章,词的不同,旧体诗与新体诗不同的魅力。非常适合初学写作的人。

因为细致的读书,觉得收获很大,辛弃疾的诗词,读了两遍就记熟了,静下来时就会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用词及意境的魅力。

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一本书可以反复的读很多遍,读的多了,自然领会其中的意思。领会了,精髓方能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灵魂,流与自己的笔端。才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5评论 3 13
  • 2018年10月16日360修炼第100天,今天我们共同体验和修炼第四条新的预设前提:人的行为不等于他的本质。 "...
    丁调调阅读 151评论 0 0
  • 读了王阳明,我知道了,真的是欲速则不达。 在他一味求解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找到答案,反而是在他生活最糟糕的时候他悟的真...
    N静轩阅读 267评论 0 1
  • 痛是一种醒悟 我喜欢 不要痛的撕心裂肺 不要痛的歇斯底里 不要痛的仅是切肤 我要的就是隐隐的 那种凄美 那种悲凉 ...
    灵蛙阅读 124评论 0 0
  • 98年,目前大二,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在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这是我的一个背景。 对于我的如何开始写作,可能源于...
    羊驼小新阅读 690评论 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