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轶事
东江河畔的茶峒渡口,水生拖着疲惫的身躯,把最后一波人送上河岸去,竹笠檐角还有中午的那场彩虹吸水雨留下的礼物,这就是一场匆匆的过客,打落了多少树叶多少心情。他蹲在青石板上,准备把满是泥的船身洗擦一遍,借着十五的月光,他居然清清楚楚的打量自己一番,眉骨硬朗,吃苦耐劳,如被水刮走的旧渡口石墩,耸立在那,只是腰间那荷包,总是比来来回回的货郎的要瘦弱一些。
水生又想起那死鬼老爸的话,命里有条船,有的装货,有的载人,全看桨是往哪里划的,他信这话,这五年来,来来回回不知多少力气都喂了水球儿,可数一数腰间那几块钱,连几块娶亲的布都买不起的现实,无情地刮着他生痛的肉刺上。他叹了叹气,刚洗刷到船桨旁边居然有一个油纸包,他打开一看,居然包装了二十块银元宝,旁边掉出半张货单 ——"辰州洪记绸庄"。他想起早上那个客商打扮的人,居然还带着几个伙计往回赶马路,可能下船匆匆忙忙把物件给丢船身旁了。
"背时鬼,捡钱该买酒吃。" 老艄公蹲在石阶上抽旱烟,"可别学那号人,守着金元宝哭穷。" 水生却把银元系在自己贴身荷包里,第二日清早,还是挂在里面,活像是一个小孩在包里鼓气着嘴似的。直到日头偏西,才见那客商领着小厮匆匆赶来,说明了缘由,客商硬塞给水生二块银元,权当谢礼。并祝福水生,后面如来了洪记,定找自己吃酒游玩一番。
多时日又滑走,又是一个冬,水生觉得日子越发艰难,他摸着荷包里的银元,忽然想起客商说过 "江面上跑的不只是木船"。腊月廿三祭灶那日,他把船兑给表弟,背着铺盖卷上了去辰州的货船。来到了洪记门前,洪记绸庄的陈掌柜见着水生,拍着他肩膀笑道:"我就知你不是池中之物。" 原来陈掌柜当日故意遗落银元,只为试探人心。他让水生跟着跑货栈,教他看账本、认生丝等级。水生学得分外用心,夜里就着煤油灯抄记各地商帮的 "暗语"—— 山西人说 "料子" 指茶叶,闽南人讲 "水头" 是指船期。
三年后,水生在辰州开了间 "顺水商号",柜台上摆着当年那块银元。他常对伙计说:"运气这东西,好比河里的鱼,空等钓竿不动是捞不着的。可你得先知道去哪片水域下钩,再把网补得细密些。" 每逢端午回茶峒,他总要在渡口停半日,给后生们讲外头的码头故事,看他们眼里映着新的星光。
运气的科学就是从被动摆渡,到主动掌舵的改运逻辑,命里多帮助别人,好事做多了,利他之人有了,命运的方向便会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悄悄转变过来。选择辰州(大城市罐子)扩大机会基数,学习商道(多元学习)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船夫到掌柜的身份转换,构建了个体命运的反脆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