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永远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今天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井底之蛙,一直以来给孩子选幼儿园都以距离远近、性价比、老师的育儿理念这些指标作为标准。虫哥过去一年上的幼儿园离家最近,收费合理。一直觉得还不错。
今天参观了一所“区角式教学幼儿园”占地面积5459平米,户外场地宽敞、攀岩墙、沙池、百米标准跑道、器械室、大型户外游乐场等,每个班级配备独立儿童洗手台、洗手间,寝室。
尤其是幼儿园以科技教育为特色,拥有“机器人馆”、“科学馆”、“MindLab思维馆”等体验馆。
班级教学以“区角式”为特点,由每个班级老师布置不同的区角,如模拟的“餐厅”、“咖啡馆”、“图书馆”等不同的区域(和现实场景几乎一样,甚至布置得更精美)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每天想要进入的生活区域,5人一组一区角进入场景自由游戏,老师只是在一旁观察,根据孩子们在小团队的表现,找到孩子的特点,从而进行一些指导和引导。
思维课通过孩子们完全自主操作机器人,老师通过后台可以记录孩子在使用机器人游戏的每一个思维瞬间,全程老师并不说话,最后根据孩子的思维表现,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机器人课更多是乐高课。英语课是外教。
这种“实践式的情景式教学”深深打动了我,跟原来的学校一比较,似乎原来的学校教室太小了,卫生间楼层共用,除了吃饭睡觉玩球就是上数学、英语、诗词课,属于普通的教学流程。
我想送孩子上更好一点的幼儿园。孩子爸爸并不是很赞同,这样算下来孩子三年幼儿园花费在15万以上,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确实太高了。
可是孩子最关键的只有这么两年了,6岁就已经是小学生了,况且孩子教育的花费是投资不是消费。幼儿园期间最重要的也不是记得多少知识点,而是思维的开发,习惯的养成。
一方面是渴望给孩子好一点点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是经济上的现状。内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焦虑和纠结。
如果孩子不想学,我用钱逼着他去学,那是我的专制;关键是孩子想学,想去,我们却付不起钱,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我想买书的时候不用吝啬,孩子想学的课程或者兴趣爱好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支持他,仅此而已。
“万般皆下品,唯有赚钱高”、“钱到用时方恨少”,这不是世俗和拜金,而是现实生活中钱能解决的问题,真的不是问题。至于那些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也得有钱了之后才能有所体会。
开始理解“孟母三迁”,“学区房”、“陪读”,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对好的环境好的资源的向往,虽说这些并不一定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擅长学习的人,但至少父母能做的都可以做到,才不会遗憾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