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林勇对于男性休产假的提议,引起了网络热议。其中中国妇女报官微这条消息的阅读量就达到134万。
其中支持方主要聚焦在:生育养育孩子本来就是夫妻两个人责任,男性休产假可以承担家务、照顾妻子,无论从体力还是精神上都可以更好的陪伴妻子。在职业发展上可以减少就业的性别歧视,男女都有产假,减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认为女性因生产要耽误工作进度的错误看法,对女性也相对公平一些。
是否休产假其实关乎于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以及现代男性回归家庭的需求。
女性的地位从改革开发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制,这就从法律上确定了女人和男人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此外,女人可以获得和男人一样平等的工作机会,可以享有同工同酬待遇。而现代女性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职业化女性比例不断提高。
国家政科技进步也是推动女性社会提升主要原因——洗衣机,微波炉等科技的普及,大大减少了家务劳动的强度,甚至将女性从家务中完全解放。使女性能够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和家庭的男性一样去承担家庭经济来源。现代女性已经突破了中国传统女性的身份的定位。
在《2016年中国女性、职业与幸福感白皮书》中,有数据显示,70.32%的女性认为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
我国现行产假政策包括针对女性的产假和针对男性的护理假(部分省市称为陪产假)。针对男性的护理假各省从7-30天不等,大部分为15天,在上述规定假期内照发全额工资。早在去年,江苏省在地方立法中首推男性育儿假,旨在“倡导平等就业和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劳动”,被认为是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大进展。
引起男性是否休产假热议的背后,还有这几年国家“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大量女性同胞呼吁:需要男性回归家庭共同承担养育子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