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去省城考试,受到革命思潮的冲击,之后自己创了份报纸

青年的毛泽东因为在湘乡的东山小学堂读书成绩十分优异,被东山小学堂的老师带他去了省城长沙,一所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去继续读书。

青年的毛泽东立刻答应下来,他即将来到省城长沙,青年毛泽东一路上畅想着省城的繁华与热闹,也另一面担心自己能不能被省城的学校录取。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多余的,经过入学考试,他直接被省城的中学所录取,而在省城他也感悟到了不少新鲜有趣的事情。

被省城开阔眼界的青年毛泽东,他感受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他觉得这是完全不同于韶山乡下的氛围,在这里他也读到了很多的报纸杂志。

这是青年毛泽东第一次看到《民立报》,而以前他只能向表哥文咏昌借到一本《新民丛报》的合订版,在这里他可以读到很多东西。

青年的毛泽东很珍惜自己在省城的学习机会,他刻苦地学习,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大师,关心着社会的动态。

青年毛泽东初到省城长沙不久,就面临着辛亥革命的前夜,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正在领导着反对封建反对专制的斗争。

而这些英勇的情景也深深地触动了青年毛泽东,他也随之卷入到了辛亥革命的浪潮。

《民立报》就是由著名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和于右任编写的,青年毛泽东很快就成为了《民立报》的忠实读者,他也由此接触到很多革命的言论。

报纸上刊登宣传的主张大多是如何挽救中国,挽救时局,青年毛泽东对这样的主张很是激动,而刊载的革命事迹,也教育了他。   

当青年毛泽东《民立报》上读到一条新闻,主要是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反抗清政府的腐朽,而参加起义的72名革命者在黄冈不幸牺牲的消息,青年的毛泽东思想立刻受到冲击。

在后来的1919年8月4日青年毛泽东发表的《湘江日报》上,他由此回忆道:“宣统三年三月十九日,黄兴在广州起事,全国震动。消息到湘,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跃欲试。”

青年毛泽东当时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当天便即兴挥笔作下了一篇文章,他贴在了学校的墙上,在这篇文章里,他说:要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可以组建新的民国政府,把孙中山先生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大总统。

此外,青年毛泽东由于不理解孙中山先生和康有为、梁启超之间的主张,他幼稚地建议道:请康有为当新政府的总理,梁启超当新政府的外交部长。

但是,尽管青年毛泽东提出的想法并不切实际,但这是他第一次公开表达自己的政见,到了这个时候,青年的毛泽东已经从自己度过的《民立报》以及其他宣传作品里,了解了新的主张。

他知道了孙中山先生和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而这个纲领,也深深地刻在了青年毛泽东的脑海里面,久久不能平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可以说,青年的毛泽东和千万个爱国学子一般,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时刻关心着,也都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信念。

而在之后,为了表示和清政府的割裂,少年毛泽东又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64评论 0 13
  • 夜莺2517阅读 127,781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27评论 1 6
  • 我是一名过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这三年里我没有恋爱,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一对儿一对儿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说呢,高...
    小娘纸阅读 8,676评论 4 7
  • 那一年,我选择了独立远行,火车带着我在前进的轨道上爬行了超过23个小时; 那一年,我走过泥泞的柏油路,在那个远离故...
    木芽阅读 5,557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