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记载的是2016年5月20~23日的游记。
由于年代久远,基本不作详细描述,只贴一些照片。不过当时有微博记录,所以在介绍照片的时候顺带会有一些介绍和微博的引用。
我在兰大的整个过程只在学期中非节假日的休息日出过兰州三次,一次是未记载的和学生会一起出去的麻烦事,除长沙行之外,还有一次是嘉峪关。
选择在这个时间去长沙的原因还是考虑到空气质量。
来长沙的原因有几个:1. 想看江了。2. 想看烟花。 3. 想看磁悬浮。 4. 想看一座新城市,长沙是与兰州通航最多的华中城市。 5. 天气原因:20℃+4级偏北风+96%的湿度+优秀的空气,这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南方城市绝佳的天气。而我恰恰就要掐这个天气来长沙,正如刚才那阵风让我体验到的一般。
至于为什么掐在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到底有什么吸引我的天气形势。图中可以看到,特大低涡的后部的偏北风,拯救了作为酷热指数常年位于全国前三的长沙的闷热,拯救了作为快入梅的长沙的大雨(同时还带来了舒适的小雨),更重要的是,从东海沿长江直入湘江的海上湿润空气,拯救了常年空气皮鸭的长沙。
去长沙的前一夜在我校拍摄到的雷电。我一度怀疑飞机会不会起飞。
飞机确实久久无法起飞,不过不是由于兰州的天气原因,亦不是由于长沙的天气原因,而是因为深圳的天气不好。
5月20日是我第一次利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自然也是第一次乘坐中川城际线。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川机场站地铁式的全屏蔽门。
由于我贪便宜买了深圳航空的飞机,只关注了兰州机场和长沙机场的天气情况,却完全忘记关注深圳机场的天气情况,导致在我准备要去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才发现前序航班甚至还没有从深圳起飞。
虽然由于这种前序未起飞影响后续航班的晚点,航空公司可以安排旅客住宿,但是我深知前序航班还未定从深圳何时可以起飞这件事不是闹着玩的,这意味着要么航班取消,要么等到凌晨才能上飞机,到长沙是深更半夜;而当时时间还是下午的一两点钟。
好在可以进行非正常航班签转,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厦航。只不过由于超售的原因,这种进行过非正常航班签转后的票必须要起飞前45分钟才能到值班长柜台进行候补确认,因此厦航的位置我始终无法确保。
我相当于是用深航2.5折的机票坐了厦航的航班,各种程度上是赚了一大笔。不过那种等候补的不安感真的很难受。当我到达机场发现飞机还没从深圳起飞的时候,就陷入了各种奔忙,取消值机,提取行李,电话深航要求改签,还选的稍晚的飞泉州的(客流偏差)的一班,柜台确认,电话确认,值机主任确认,候补。
得知我候补成功并拿到登机牌的那一刻,真的是兴奋坏了。
感谢深航,厦航,感谢值机主任,更感谢买了票没来的那10位旅客,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候补机会。
厦航的伙食过于出色,以至于我真的每次出行优选厦航。2018年9月飞兰州的时候,厦航甚至给了我两顿饭。我从来没在飞机上体验过这种待遇。
餐食好吃到不敢想象,可以说在榆中好久都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当然估计有因为是福建自产的加成)。厦航给这个深航硬塞过来的2.5折机票的客人提供了一盒牛肉酱汁卤面,一个什锦果冻,一个面包,一个香蕉,一个萝卜干,两杯雪碧。
酱汁卤面、什锦果冻、香蕉、雪碧,这个搭配真是除了好吃和おいしい和delicious之外没有其它能表达的词汇。虽然简单但是是很精细的相当棒的套餐。
最终确认,我原来乘坐的深圳航空的航班晚点8小时也到达了长沙。
顺带一提,5月23日凌晨回中川机场的时候已经灯火阑珊。我得以看到这样的机场。
长沙给我的初印象比较差,用我的话说尽管GDP是福州的两倍,但城市形象是“2011年的福州”。地铁外的闷热,让地铁内的冷气新风系统的舒适味道成为了一种享受。
当时印象最深的一点是长沙是个没有斑马线的城市。我在长沙的前半天十分无聊,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橘子洲和附近乱转,并且并未感觉到长沙任何出色的地方。
橘子洲本体的话,在我的眼光里就相当于一个南方非常常见的公园(大概是福州的左海公园的样子),除开没有碰碰车之外。总之是没有太大的亮点。
关于交通, 1.长沙也看到了很多特色红绿灯,比如待转区图形式红绿灯,直走右转红绿灯 ,自行车左转灯等。2.许多学生没有斑马线也不看路,这两天被我看到的要不是被人拉住就要被碾死的差不多有俩。3.部分红绿灯设计很不合理,例如机动车左转绿灯和左侧行人直行绿灯同时存在的情况很多。
长沙小吃我给予了肯定,尤其是长沙臭豆腐那叫一个香。
臭豆腐如果趁热的话是真好吃。糖油粑粑,就是和福州冬至吃的C(读音)一种东西,我们的是蘸甜拌料,他们是蘸甜油而已。葱油饼类似建瓯光饼(挺好吃),长沙粉条不觉得特别在哪里,大致不如兰州牛肉面。(倒是福建的粉每次都觉得挺好吃)。 芒果冰淇淋很好吃,辣的东西配个冰淇淋或成为这两天标配。
下午大概是转了几个大学的样子。我没有扛相机出来。当时应该是满眼羡慕地看着人家的环校路、体育场的规模以及每一栋教学楼的高级和崭新感。
刚才晚饭和看烟花间隙运转著名的立珊专线,结果是再次证明了:全中国的211学校只有兰大不会选地址。就建在岳麓山麓,甚至镶嵌于山中的三所大学,建的相对位置觉得颇似福建土楼的感觉。中南大学的体育场已经颇震撼了,没想到湖南大学的体量更是,每一个学院的楼都似一个大企业。
特别是湖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体量。首先一栋楼就觉得好像是在徐家汇某个小企业的大厅,楼的宏大,楼对面更有大型计算中心。圆柱形类似土楼的形状的银色建筑斜放在山麓,真是不可思议。中南大学的校园也是,让我真的觉得我在大学里。
晚上的橘子洲烟花才是我一直期待的东西,也是我这次到长沙的真正目的。吸引我的是这样一张图片,湘江两岸的色彩让我立刻觉得这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可以说这一次长沙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次烟花。这也很有我的风格。
因为实际观看的效果实在过于精彩,我太想留住这样的焰火绽放的时刻,才有了《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观点》这篇文章,想要留下烟花带给我的惊艳;而因为从此之后统一燃放烟花让人过于期待,在我们兰大统一燃放烟花后又有了《残念的焰火表演》这篇文章。
那天晚上,有五种高级烟花让我印象特别深,现在看着文字还能想象出当时的画面:那个像萤火虫一样在低空飞舞的彩色光点;被柳树型烟花照亮的彩色江面;燕子回旋在粉色的天空;一开十十开百的烟花;九个紫色光从不同的角落沿着金色曲线回环上升,到顶后放出红色花瓣。
烟花散了之后,我陶醉于此情此景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此刻,江水满溢,波涛迭起。十五的月光如牛乳一般,静静地泻在这汹涌的江面上。此刻,热情的市民正点亮一盏盏孔明灯,从湘江两岸的各个角落飞向天空。橙色光点闪耀点缀着星城的青空,乘着强劲的北风飞向更远的地方。此刻,近处歌声萦绕不夜城的江畔,远方飞机划破橙红色的苍穹。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几张夜景在燃放后10分钟内拍摄。我常常对“烟花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所以不准放”的论调感到匪夷所思。就算是这种规模的烟花燃放,只要扩散条件好,也就是数分钟之内能完全散去的事情。再一次请参见我对烟花燃放的观点。
如图,取橘子洲焰火燃放下游(天心区)做参照点,可看见焰火燃放前30分钟和后10分钟,PM2.5未出现任何可与本底增长区分的实质性增长。
湘江两岸每周六都可以看到的橘子洲的烟花,成了我对长沙最深的正面印象。它让长沙在一瞬间就像一个童话城市,每个周末都能陶醉于流光溢彩的幻想世界中,我认为这比任何一个主题公园的故事设定都要梦幻,都要耀眼——因为它成为了市民的日常,发生在城市的正中央。不需要门票,不论是谁,都可以在城市的压力之余享受这样一个世界。
当地的烟花观赏氛围也非常好。因为我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星期六,橘子洲焰火已经举办了有六年了,这也不是当年第一次燃放。但是,当地市民热情依然非常高,早早就操着长沙话携全家来到河西河东的石护栏前等待,当地小贩也在附近卖着各种东西。可以说,橘子洲烟花在当时已经成为了能每周动员市民的重要活动。
很可惜的是,2019年,这种体验终于也成为了历史。
第二天主要是在新区转悠。橘子洲烟花让人对长沙开始有好感,第二天的体验让我对长沙城市本身的印象也明显回正。
首先是湘江以及其上天空的阴翳和空气质量的优质,让我感受到闽江的亲切感。
刚才:湘江上的低云与持续性4~5级湿润北风,让我联想起巴士海峡秋天有台风经过的时候福州的上空,接着联想起站在福州一中的体育场露天看台观看这些云,接着联想起那次在主席台观看强雷暴和闪电,接着联想起去年的青运会火炬传递……(果然中学校园时期是作为气象迷的顶峰)
第二是城市规划馆,让我能更了解长沙。
这好像是规划馆旁还是图书馆旁的小吧。
当天中午,我奢侈了一把,在相当华贵的酒店用餐。我第一次透露一下我吃了什么。
我必须承认,好吃是真的好吃。
长沙图书馆久负盛名,图书馆控的我自然也必须要考察一下这新建的图书馆。
刚进去的第一印象是:
我现在比较想大学不上了天天泡在这里。
仔细想来:
木质主色调,淡黄的灯光,建筑的线条,清新凉爽的空气,安静的氛围,随处可见的座椅和休息点,窗外的宽广的江面与云彩,桌面恰当的高度与充电器,随时查阅资料的电脑,高速的Wifi,自动售水机,在书柜一侧绿色色调的查询小插件,户外的空中花园,咖啡,书店。总之满足了我对图书馆的所有最高想象。
然后就是最后的体验项目:磁悬浮。
相关阅读:《关于长沙磁悬浮的一些感想》。
从表面上看,磁悬浮给我的感觉就是新。是我在长沙看到的最崭新的城市设施。深层次的思考在上面这篇文章里以及下面这段话里说的很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
磁悬浮的话,因为轨道相当窄,右侧无护栏,从右侧看上去真的像是悬在空中飞一样。另外一个就是噪音真的低(和地铁2号线在火车站附近极其巨大的噪音比)。还有线路选择自由的特点也很明显,特别是磁浮机场站前那一段,感觉就像一个高架桥上汽车再开,又像那种航拍镜头,拍着机场和前面的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