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叫做远方的地方。
究竟这个远方在哪里,有多远,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或者说其实 谁也不知道。
你愿意当七月还是安生?看完这个电影 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或许部分女生在青春期会遇到当时人生的重大抉择,这或许就像《少年维特的烦恼》,是青春期特有的产物。
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死党。她们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温润如水,性格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吸引,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安生喜欢七月的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热情活泼,像冬日一团火一样给别人激情和阳光;
七月喜欢安生的温文尔雅,细腻贴心,善良温柔,像夏日一盆清泉给别人凉爽和安静;
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她们以为会永远陪伴在彼此的生命里,然而一个叫做 苏家明的大男孩的出现 让两个人的青春期和生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苏家明的出现,情感在七月和安生之间的流动:奔放自由的七月选择了去大北京闯荡,从此体味人间和社会的酸甜苦辣;乖乖女的安生依然留在小城市 读书、考大学、找好工作,在家等待苏家明结婚。
影片和小说的精妙和高潮之处是两个女人完成了性格与角色身份的对换:自由豪放的 七月过上了安分守己的 三点一线 生活,安稳平静的安生 带上自己的灵魂自由自在的去了内心的远方。
这里更多折射了对现实的意义和深思,也是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
有的人 从小到大就在一个地方待着,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 千篇一律的生活,自己儿时的梦想都早已被现实给磨灭或者渐渐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但是灵魂深处 依然会响起儿时的梦想和旋律,依然对自由和远方充满着向往,经常站在心灵的心房去眺望远方。
有的人从小到大就到处不停的折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唱着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听着李健的《向往》,想象着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时候,有一盏精神的灯依然为自己守候和点亮,那将是一座暖炉,温暖整个心房。
就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是实现、外面是理想,里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外面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安生和七月把里面、外面都经历和体验了。
所以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会依然迷恋许巍的歌曲,那是关于青春,那是关于向往,那是关于美好,那是关于诗,那是关于远方。
经常在许巍的歌曲里你会看到《曾经的你》,你向往《自由自在》,你想《旅行》去看《悠远的天空》,你想《像风一样自由》,你想像《蓝莲花》一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你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其实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安生和七月,现实和理想,眼前和远方。
你愿意选择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