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 晴

终于回到家了,忙忙碌碌的一天貌似还没有结束。火急火燎的赶回家已经是十点了。小儿子已经睡着,大儿子正在和爸爸在医院挂吊水,这孩子终于放弃抵抗,看来确实难受得紧。老爷子也滴滴送回家了,老人家今天也算是“加班”了。庆幸的是家里最老的和最小的今天算是捣鼓好了。自己在线蹲个三方的回复,希望在今天能有个定论。顺带恭候大公子返家。

下午喝到了离职员工的奶茶。为啥这个事情要记录一下呢?因为这位的离职是“协商解除公司提出”,说个大白话就是拿了N+1走的。记得那天前后一共来了五轮,人事主管两轮,我这边三轮。这五轮在我看来真正有效的就两轮,剩下三轮都是员工在单方面输出,而且输出的都是情绪、愤怒和不解。可能会有人说你都不和人家玩了,人家输出情绪怎么了?还不能允许有情绪?你个渣渣。

为什么会说有效的是两轮,因为在这两轮沟通中,TA是带着自己目的和利益最大化来沟通的。其实对一位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而言,从内心深处对这样的方式是最有安全感的,因为有商有量有来有回说明TA有想明白自己的底线和心里预期,双方围绕着这个预期去聊去达成共识。总比聊的时候啥都不说,反手打一个措手不及,比如挂网上,比如投诉相关监管单位,再比如去刻意制造舆情。不是说怕这些就是麻烦,对HR来说,处理挂网上、去监管单位或者舆情都是在工作都是有工资拿的。但是对员工来说不一样,突然解除劳动关系后,要找工作要面试,顺利话的新单位要报到,要准备报到资料,要体检、报到后要试用期;不顺利的话可能还要来回往复。生活一天一天的都是有成本在的,在经手的协商解除中,到劳动诉讼仲裁的也有,好多都是到最后放弃不了了之了,因为周期太长,成本、精力消耗太大了。当然如果前面说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那死磕到底也未尝不可。

那些想清楚了的,把大洋稳稳的放进自己的口袋,这一段履程结束了。轻装上阵到下一个战场,它不香吗?我不太清楚其他HR的小伙伴是怎么想的,自从疫情后,我的一个最大的转变来自于候选人的离职原因如果是协商解除公司提出的,在疫情前几乎是不会考虑发offer录用的,疫情后就感觉这个原因很普通很常见。

好困,眼睛都睁不开了,开始飘忽不定,但是大公子还没有回家。看来还需要再坚挺一下,连续早睡的flag又一次夭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