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学习体会2
今天一早起来,就打开电脑阅读《教育常识》,看了几个小时,才读完了第一部分《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根源》的2—4节,读后引起了我心中不小的震动。
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
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一个共识早已达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哪怕它们来自同一棵树;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哪怕它们出自同一片海滩。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哪怕他们是双胞胎,我们依然能够辨别出两人诸多的差异。造物主的奇妙就在于此:让每一个受造物都呈现出自己的个性,都在这个宇宙间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人与人之间可以无限地走近,但永远不可能成为对方,成为对方的距离是无限的。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作者认为人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者赖以自豪的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自信地宣告,我培养出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我参与了创造他的独特。学生的生长环境、个人能力等各有千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强求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成长,让他们在宇宙之间都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人始终是未完成的
人有了可能性,就有了可塑性,教育才有了可能。这是所有教育的必要前提:人如果不具备因可能性而来的可塑性,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满足吃、喝、性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和种族延续的需要之外,只有人类才会有“教育”这个独特的实践活动,再美的花朵不会有教育,再强悍的狮子不会有教育,再灵敏的猎狗也不会有教育,因为它们不具备人的那种丰富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前者的一切都被基因所限制所框定。
当今社会,人们总喜欢用金钱、地位等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得失,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始终是未完成,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所有的“成”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已往的自己;但相对于未来的自己,人始终处于未成的状态,各种可能性总是在前方默然守候。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因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一日千里”,你稍一懈怠可能就会落后十万八千里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勤奋学习、不断进步,方能在当今这个崇尚知识和人才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做出一番骄人的成绩。
人只能自己去活着
人人都想过美好幸福的生活,虽然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标准有所不同,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也有差异。无论世界上有多少五花八门的生活方式,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如同每个人必然到来的死亡只能自己承受,没有谁能替代他自己的死一样,每个人的活,也只能自己活,而不能被任何人替代着活着。
人只有具备对活着本身进行反思的意识与能力,オ是真正的“活着”。人人都想过美好幸福的生活,虽然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标准有所不同,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也有差异。每个人的活,也只能自己活,而不能被任何人替代着活着,所以叶澜说:人永远只能自己活着。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对于作为生命存在的个体学生而言,教育唯一能做的,不是替代他活着,而是促使他拥有更好的“自己去活着”的能力。教育存在的价值,就是把人的权利变成了人的能力,从而把可能变成了现实。作为老师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着力培养其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使其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看了这几节内容,我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一厢情愿,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本书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短时间难以通晓其真谛,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慢慢揣摩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