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霁良:这十年(2008)

      1月下旬,参加成武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在济工作人员建设家乡恳谈会”,县委书记杨晓玲、县长鲁志成到桌前敬酒。我知道鲁以前写过诗,待出了诗集,寄给他一本。广告业务,春节后有一段时间是淡季,08年更是如此,使我有时间多跑了几次中山公园旧书市场,开春淘得2001年全年《诗刊》,2002年全年《诗选刊》,有空多翻翻。

      我的诗受“第三代”诗写作的影响多,写得太实,属于叙述性范畴里的诗写作,诗思薄,有时仅仅是一点感觉,又灵性不足,过于直白,缺少想象空间,过多纠缠细节,这就需要多方借鉴别人的长处。孔孚先生在《复王尔碑》的信中说“平常心,家常语,而又深不可测,方是至境。这是很难很难的。”诗有没有这一抓不住、摸不着的东西,足以体现诗之间的差距,有则常怀,无则过目即忘。    今年一开春写出了《雾》、《庄稼地》、《车窗外》等几首个人较满意的作品,颇觉欣慰,3月寄诗《雾》等近10首给王夫刚,他与孙方杰主持编选《山东30年诗选》。

      自家的广告公司运作一般,收入较去年缩水一半,觉得这和自己醉心文学有一定关系,有时心真不在经营上。诗人孙方杰开了个汉唐文化传媒公司,见了我也是大声抱怨业务不好干。

        诗人陈忠想出一本诗人合集《无唇之吻》,邀我参与,最终未能付梓;《新世界文学选刊》主编谢明洲拟出版《当代中青年诗人诗歌选》,发来征集函,准备让魏东建写个评论,一块发出去。 

        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由朱多锦、魏东建牵头成立济南七亩园文化沙龙,活动地点在朱老师七里山的居所。到会的有8个人:朱多锦、魏东建、慧敏、张志云、徐树爱、王洪岳、曾尧、王霁良。洪岳远在浙江师范大学教学,只有假期回来才能参加,平时成员为7人,朱多锦为基督徒,7为上善之数字,一人一亩,耕耘好自家的文学田地,每月第一周的周四下午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共议写作心得,其主旨是“华夏九州七亩园,世情万象热眼看;中西融汇成大道,文化大千不拘谈”。这第一期的文学交流主题为“信仰”,会议同时决定把《华夏文坛》作为七亩园的同仁会刊,该杂志2005年由朱多锦、苏富宽创办,吴开晋为总顾问,作为文学民刊已出版十多期,有一定影响。9月,举办第二次主题沙龙,主题为“历史”,改在齐河举行,齐河作家孙德奎、杨传刚参加,济南有周传虎,苏富宽从泗水赶来,席间跟我开玩笑说,“你可算是咱们七亩园的美男子啊!”10月第三期为“命运”,11月第四期为“人性”,小说家、省作协创作室副主任钟海诚参加。

    《山东30年诗选》12月份见到了,收录我5首诗歌。诗选共5册,有243位诗人的作品入选,在济的成武人只我一个。《黄河诗报》选了我的诗1首,《2008年度诗歌精选》选诗2首。《当代小说》下半月刊第一期发了我的诗歌,去杂志社拿杂志时见到副主编刘照如,刘是我的菏泽老乡,彼此倍觉亲切。这个下半月刊目前是王展、陈忠等在经营,对繁荣济南文艺有不小贡献。《当代小说》是济南市文联的刊物,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市文联的秘书长董超岩见过多次,副主席罗珠,本是认识的;副主编杨健,1994年在《当代散文》工作期间,曾是我的上司;还有个副主席叫王金年,是写通俗小说的,在一块喝过酒,听说我写诗歌,酒桌上很不以为然,说你写诗干什么呢?写诗能挣什么钱?——

      唉,你要行走江湖,你必独狼一个。

      而现在一些自以为牛逼的所谓诗人,挂靠个什么团体,傍依了某一级的作协,拉了二三所谓文化名人做招牌,就以为拥有了“话语权”,炮制什么诗赛诗会、出书出典、办诗歌节诗歌奖,以为跑跑江湖就可以指点江山,指鹿为马,并常常以此自矜,犹似上帝宠儿一般,实则浅薄之至也。杜甫当年就因为很反感拥有“话语权”的人对“初唐四杰”的肆意嘲贬,写下《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你今天的话语权并不等于明天的话语权,今天鼓捣得阵势很响其实不如明天一个屁大,今天竖起的偶像不过是明天一个木偶,——1991年的莫斯科,不是把斯大林雕像都推倒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