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简单,令信息精简。简单是核心观点加上精简,但是精炼而又富含意义的话却要花费一番功夫,方法是先“找到核心观点”,再用“精炼观点”的形式表达出来。书中举了两个利用原则一的实例:比喻和谚语。比喻和谚语本质上都是把复杂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让人们简单易懂的理解。例如,迪士尼为了让员工快速懂得自己的工作流程,把员工称为“演员”,这样在迪士尼工作就相当于演出,这样员工就会把自己角色想象成一个演员,认真的演绎自己角色而并不只是维持工作。再比如谚语虽然简单,但意味深长。比如西方的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句谚语的核心观点在于提醒人们要把握住眼前实在的东西。换成我们汉语的谚语就是“宁收当年麦,不收来年秋”。因此,谚语非常简单但又含有深刻的寓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则二,意外,吸引和维持注意力。意外的事情具有很强的黏性,因为惊讶会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思考,从而让意外的事件烙印在我们脑海中。吸引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打破常规。因为我们适应有规律的事物很快,持续不变的声音或者其他感觉会让我们容易忽视,比如空调的嗡嗡声。只有变化的事物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空调开关时“滴”的一响。使人惊讶可以吸引注意力,而维持注意力就要引起人们的兴趣,比如小道消息就是利用了人们喜欢八卦的特点从而吸引注意力。
原则三,具体,帮助理解。人们往往抽象的观点不容易理解,更加难以记住,而且抽象的观点让活动难以协调,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些抽象的观点。具体化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比如伊索寓言钟的《狐狸与葡萄》的“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这句话,人人都知道,因为用了具体的语言,人人都能够理解;如果把这篇语言用抽象的方式写出:“面对失败请勿愤世嫉俗”,这句话估计没多少人能够记住。
原则四,可信,让人愿意相信。要让人可信,一是权威,专家和名人的话通常具有权威;二是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三是为故事添油加醋,增加具体生动的细节;四是让顾客或者听众自己去验证。
原则五,情感,让人关注在乎。一是运用联想的力量,二是利用自身的需求,三是身份的认同
原则六,故事,促人行动。故事蕴含着许多智慧。人们在想象某事件的时候,会激活身体实际活动中所激发的大脑部位。比如人在想象一道闪电的时候,脑部扫描显示视觉区域被激活。因此,听故事比自己阅读手册更加有效。一是故事可以教人行动的方向,二是故事给人行动的力量。
综合运用的具体案例
书中举了一个根据黏性的创意六大原则设计的教学案例:海洋学的一个单元教学。由于对以往的教学效果感到阿满意,劳登科学院的三位教师根据黏性的创意六项原则重新设计了教学计划。第一课,老师先留下一道谜题:“假设你在漂流瓶里放一封信,然后跑到海岸边,尽你所能朝海里投得远远的。那么,瓶子最终会漂到哪里去呢?”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讲述的是1992年1月太平洋某地遭受强烈风暴袭击,一艘货船上运载的一只集装箱不慎落水。集装箱在海中开裂,货物纷纷浮出水面:箱内装有28800只充气鸭子、乌龟、海狸和青蛙。多年后,我们才知道这些动物玩具的去向。接下来的课程中,是动手实验。老师准备了一系列水槽,其中水体盐度不同,温度各异,供学生观察这些变量将如何改变水流运动。学生其实是在自己动手创造洋流。最后,老师点明海洋在全球气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简单:衔接学生已有的天气知识(纽约对比马德里)。
• 意外:瓶子最终去向何方?鸭子会漂到哪里?为什么马德里和纽约的天气会不一样?
• 具体:瓶中信,橡皮鸭,水槽,并提及具体城市。
• 可信:亲眼目睹,亲自动手,了解温度如何影响水流运动。
• 情感:想想看,要是把装有重要信件的漂流瓶扔进海里,你会持有怎样的希望、神秘和焦虑情绪,想要知道它何去何从。
• 故事:数千只橡皮鸭落水后漂洋过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