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咨询创始人琳洛特说:“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终点线。”
从小到大,我们每一个人都一直在改变。哪些改变让我们成长呢?
觉察:儿时被贴过的标签
小时候,我被贴过很多标签。有些我认为是不好的,例如“内向”“嘴笨”,也有些是我以为好的,例如“听话”、“聪明”、“懂事”等。那么这些标签如何塑造了我的生活呢?
思考:标签如何塑造我的生活
内向、嘴笨: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内向的人,而这样并不好。因为妈妈在让我叫“叔叔阿姨”的时候,我会很害羞,扭捏半天再用蚊子哼哼的声音叫一声。这时妈妈总会讪笑着解释:“这孩子内向”,或者“这孩子嘴笨”。所以,内向或者嘴笨肯定是不好的,要不然,怎么妈妈脸上表现出失望的神情呢?我很想改,但又觉得自己改不了,于是很自卑,就更内向,课堂上也不敢向老师提问,学校的集体活动也不敢积极争取。
至于那些曾经我以为是“好”的,在我年少时建立我的自信的标签呢,却原来也带给我那么多负面的影响。
听话:因为我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啊,所以必须要按大人的指令来做,导致我在很长的几十年里,会习惯性的去寻求别人的指令,例如家长、老师的,或者公司领导的,当没有指令,需要我自己做决断的时候,我会非常迷茫,难以决断。
懂事:要懂事就不能提过分的要求,在物质方面我从来不敢提要求。因为家里孩子多经济不好,我一直穿的用的都是姐姐用过的二手的,家里买东西时,也一定秉持能省就省的原则,这个消费观深深影响了我,让我非常没有资格感。同时,我也有深深的委曲,为什么我就不能有新衣服穿?!为什么我就要做个懂事的孩子?!于是,“我不值”“我不配”这些念头就变成了我内心对这些委曲的解释,变成了我的个人信念。
所以说,标签没有好坏之分,有的,是对人性格的影响,会片面的固化一个人,限制了一个人的成长道路。
我能放弃这些标签吗?如果放弃了,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早就不再听话懂事了,也知道我并不比别人更聪明,学习需要付出的努力,一点都不能少。同时,通过我不断的努力,我不再觉得“内向”是不好的性格,因为我发展出了沉稳、内敛,可以在工作中帮助我解决问题。我也不再觉得自己嘴笨,说不出来是肚子里没货,有时候是不想说,跟嘴巴无关。
我也很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他们的生活道路还很长,远方是我们不能企及的世界,无论他现在的表现如何,都只是他性格中呈现出来的一部分,不是现在全部的他,更不是他以后的样子。
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一直在改变的路上。改变,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