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的这首词写尽了他当时的栖栖遑惶,无处依归的苦闷和对于人生的迷茫,前路茫茫,看不清前方的路,也不知何处是归途,在他人生的这段最低谷期,在郴州的一间小旅舍里,有如是心灵困在了没有围墙的监狱,往日好友的疏离与指责,让他在这里深深地自省和反思自己的过错,这首词也是他向好友们表达自己的心迹之作。
时过境迁,孤馆春寒,再没有比失意的词人更能感受到世道人心那冰砭入骨的酷寒了,春归百鸟鸣,而词人听到的却只是杜鹃啼血声;或许小旅舍之外已是春阳初升,而词人的眼里,却只有斜阳落寞的黄昏。这便是“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一切的自然风光的或喜或悲只因了词人当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