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也需要“停更”。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你好,我是不觉。

6月10号,新浪微博因蒋某舆论事件中买卖热搜从而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问题,责令其立即整改,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至6月17日15时恢复更新。

我们也许正是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而非“信息过剩”的世界里。在这个各种媒体信息唾手可得,来源渠道丰富的时代。

随着这个社会节奏变快,我们每天或多或少被迫灌输着经过筛选的片面信息,思考着别人想让我们思考的一切。

这又何尝不是井底的温水蛙,管中窥豹的愤怒搬运工…

在这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环境下,而我们正处于这个浮躁的社会以及我们浮躁的心,应当如何“停更”?寻求内心的世外桃源。

01、什么是浮躁?

浮躁指急躁,不沉稳,即心浮气躁。

在当今,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畸形的快餐文化,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让人们无暇思考,无暇卸下满身的疲惫,也无暇让他们去认真的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审视一下自己的生命状态。

因此,浮躁是因为时代与社会的各种因素的产物。

人为何会浮躁?

浮躁是当下社会绕不开的话题。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浮躁之风也在弥漫。人们渴求名利、崇尚享乐、爱慕虚荣....


02、我们如何去除浮躁,把握自己的人生。

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十分钟读完一本书”、“三十天掌握一项技能”、”半年学会一门外语”……

网络上充斥各种速成现象,不断迎合着浮躁的人,但似乎并不能改变。

须知欲速则不达。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仿佛就是浮躁人们的真实写照。


曾国藩少时乘夜读书,恰巧有一小偷在梁上,想等曾国藩睡了进行偷窃,然而曾国藩一篇文章反复诵读,却就是背不下来。最终,小偷一怒之下跳下房梁,将文章背了一遍,对曾国藩说:“你这脑子,就别读书了。”曾国藩资质平庸,却并未受到浮躁之风影响,渴望一步登天。他读书从来不求捷径,从不取巧,虚心讨教。正是这种不骄不躁的作风,让他最后出将入相,成为一代名臣。


而浮躁之风盛行,只想走捷径。很多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没有务实精神和无谓的焦虑和浮躁只会浪费时间。

《论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

我们要学会慢下来,慢是指对生活的热爱。

鸟都知道不能一直飞翔,偶尔也会停下翅膀对路边风景的驻足观赏。

为何你要如此执着?只有静下心来,你才能知道在喧嚣中该走向哪里

03、生活需要“停更”,我们才能内观己心,外察世界。

《大学》里说:


欲平天下,要先治国,欲治国,要先齐家,欲齐家,要先修身,欲修身,要先心正,欲心正,要先有诚意,欲有诚意,要先致知,致知在于格物。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