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翻看旧相册,偶尔发现了一张母亲年轻时的黑白照片。泛黄的照片上,母亲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碎花立领的对襟褂儿,一条长长的粗麻花辫温婉地垂在胸前,瘦削而清秀的脸颊上有一抹羞涩的微笑。看到这张极具年代感的旧照片,忽地想起了电影《芳华》里的一句歌词: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母亲姊妹共五个,排行老二。大姨很早就被在泰安工作的姥爷接到了城里,三姨初中毕业后安排进了镇上的拖拉机配件厂,四姨接了姥爷的班初中毕业就去了泰安吃了公家粮,五姨毕业后也留在了村里的幼儿园里当上了幼师,用母亲的话说,那时你姥姥偏心,就没让我上过一天学,就让我一个人在家务农帮衬家里。母亲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眼里总会流露出些许的惋惜之情,总觉得命运待自己太不公平。
母亲的少女时代正是革命样板戏如火如荼地火遍大江南北的时代,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样板戏被当时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争相模仿。
据母亲说自小就上过几天所谓的夜校,认得的汉字不过局限于自己的名字,相当于现在幼儿园的水平吧。因为那时的娱乐文化生活极其贫乏,所以母亲疯狂地热爱上了当时大行其道的革命样板戏。
为了学戏里面的唱段,母亲跟着镇上的电影放映队跑遍了附近所有的村庄(据说就是那时和父亲认识的)电影开始,便跟着戏里的演员低声哼唱,不管是在田里劳作还是帮姥姥带当时还小的五姨都会偷偷地揣摩戏词。母亲虽然不认得几个汉字,学戏却非常的快,数遍电影看下来,几个主角的唱段便背得滚瓜烂熟了。
后来各个村里都有了自己的草台班子,有兴趣的乡亲们也都报了名参加演出。
母亲说她最经典也是最得意的两个角色就是《红灯记》的沙奶奶和《智取威虎山》里的阿庆嫂。
演阿庆嫂时,会在腰上系上蓝白相间的碎花围裙,把长长的麻花辫握成一个大盘发髻别在脑后。略施脂粉便上台演出。母亲青春里的这段经历便成了那个灰色年代里的一抹亮色。
戏里面的经典唱段智斗母亲至今都能一字不落地唱下来,受母亲的影响,我倒也能唱上几段,但总被母亲调侃为我唱的是“戏歌”,咋唱都是一股流行歌曲的味道。
据母亲回忆,当时因为村里财力有限,戏班子里的演职人员都是七拼八凑起来的,演奏的乐器也很简陋,两把二胡,一根竹笛,一个铜锣,一个鑔子就是全部的乐器;声效基本就全部是发挥各人的想象了。比如枪声就会用铁锤头在石头上砸一个摔炮仗,砸炮仗的人和拿枪的演员要有高度的默契,演员举起枪的关键时刻,配合的人要毫无时间差的砸响,台下的观众有时根本就没看演员演得咋样,只是等着演员打枪的这一刻工作人员出洋相呢。每次听母亲讲到这个梗,我都会笑得前仰后合……
母亲后来还唱过豫剧,莱芜梆子,对戏剧也痴迷了大半辈子。如今母亲已步入花甲之年,头发渐渐变得花白了,身子骨也不如年轻时敏捷,但对戏剧的热爱却丝毫不减。
这几年村里大力推行文化广场活动,母亲也会偶尔回老家参加村里举办的消夏晚会,简单地装扮一下,唱上几段当年拿手的样板戏,总会引起台下的掌声雷动,每每此时,就是母亲最开心的时候……
流年已逝,芳华不再,但相信留在母亲记忆深处的这些青春岁月会永远像一道彩虹一样照亮母亲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