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写作都是为了变现

艺人吴某和都某的爱恨情仇上演了一个月还没有罢休的意思。他们俩相关的情况还要等警方核实。但警方调查出都女士的写手徐某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位网络写手徐某功劳可不小。

这份爱恨情仇的最初,都某只是个连标点符号都用不清楚的女孩。且不论她手上的多项证据是否真实,想要获得大众关注,想要让艺人吴某的团队重视,以她19岁的年纪阅历还是难以做到。

这时候徐某出现了。

根据媒体采访,这位徐某高考语文达到惊人的142分,但因偏科没有上大学。他利用好了自己的天赋,学习心理学成为了编剧和媒体人。他根据都某描述的信息,撰写了引起微博热搜的“决战文”在内的多篇引发轰动的微博。

在我看来,“决战文”尤为关键。

首先,直戳吴某这位目标的痛点。

其实,树立起了都某不畏强权的形象。

这次营销很成功,他们的目的达到了,都某和徐某得到了足够的关注。拥护都某的人直言:想红有理!只要有人提出双方都有问题,就会被疯狂回击。

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的咪蒙。她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她的传说。什么带领团队月入50万,响当当的《致贱人》。

现在的新媒体写作不就是要这样的效果吗?

语文老师教的“摆事实,讲道理”已经活在试卷里了。在网络上心平气和保留意见的讨论,用完被抓住某个关键词不断被抨击。

写作,成为了非黑即白的世界。只有全盘肯定自己打论点,拼命打压他人,还要附赠直戳痛点的魔法攻击,才能完成kpi。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